各位朋友,我是霍明琨老师,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论语》。每天一则,努力坚持吧!
今天先来看一下《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我们太熟悉了,但是未必能理解它深刻的含义。这三个反问句,问出了三个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学习、交友、处世。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开篇就是一个字——“学”,“学”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孔子说过,我没有其他的优点,只是好学。在人群中找到忠厚的人容易,可是找到好学的人,就不容易了。人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知识上,能力上,修养上的不足,但是没关系,上帝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蜕变的过程,是向圣贤接近的过程。第一个字“学”就是告诉我们终生要有一种学习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以至于并不仔细思考它的含义。这个“习”字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一个羽毛的“羽”,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一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学和习的区别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人生道理,但是由道理变成行为准则,要由“习”来弥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就强调“习”的重要。只有在“习”里,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了解的道理去践行,去付诸行为的准则。在“学”中得到了道理,在“习”中实践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成了自己,逐渐向圣人接近,不断提升,不断超越,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的身边,总是能有三五知己、八九良朋,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你周围,说明这个人有亲和力、感召力,有德行,有魅力。这些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难道不也是一件人生乐事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快乐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竖心旁的“悦”,第二个是快乐的“乐”。
当我们读书为学,读到会心处,不断地提升和修行,不禁击掌而叹或者莞尔一笑时,这个“悦”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喜悦,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默默藏在自己的心里。而当我们与好友相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表现出来,乐于心而形于色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种快乐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和朋友分享的。
下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你努力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可是没有人了解你的心意、德行、贡献、能力……真的很令人伤心沮丧。但经过修行后的内心,并不为之怨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面对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有坦然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做每件事都被别人理解。人生在世,委屈是不可免的,误会是不可免的。如果每次误会,委屈都要和别人说清楚,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君子的态度是:对待委屈和误解,坦然一笑,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了。当我们变成了君子后,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整个《论语》的第一则,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快乐。在孔子的眼中,追求“道”时很快乐,得到“道”时也很快乐。《论语》一万六千多字中,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字说的是“苦”。 孔子的一生遭遇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他有那么大的担当和责任,但孔子一直是快乐的,淡定的,从容的。这就像他所说的,在学的过程中,我们努力的完善自己,在尽量让自己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快乐。在习的过程中,让知识和道理变成人生准则和身心修养,同样不断体会到快乐。
曾经有学生问我:“什么才是对的书?对的事?对的人?”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的心知道。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做这件事、相处这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是愉悦的、平静的、真实的、自然的、提升的。即使觉得有痛苦有压力有困难,仍然觉得是值得的、快乐的,那就是对的。”这世界上,不止读书、交友、处世会快乐,当你心引领着你寻找到“对的”路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领受快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不幸,经受挫折,我们就可以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评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