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影响力的书。影响力这个词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他的定义,让人觉得要多大的人物才有影响力。其实影响力就是,在没有动用权利的情况下,让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按你的意思行事。用本书的话就是“小改变,大影响。”
这是一本实用的书,里头列举了很多行之有效,并且很多商家,政府和个人都在用的技巧。比如大家熟悉的商家以9为尾数的定价逻辑,即使你明知是商家的诡计,大概率上,你也会就范;再比如,微信上某文章声称‘已经有十万人阅读了本文章’,你就会莫名的好奇点进去看,尽管你不承认是受这几个字的影响。又比如,很多情景喜剧里头加了很多“罐头笑声”,你觉得很傻,但加和不加,差别很显著。本书是很多小文的集合,每一篇文章一两页,讲一条原则和关于这个原则的实验,很好读。这里说具体一个例子,给大家尝尝。
假设,你去和你老板谈工资,你是希望你老板先出个价,还是自己报个价呢?不少人会觉得,先摸摸老板的底,让他出价比较保险。但谈判高手总是会选择先出价。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当谈判的一方先开价时,他们就把对方“锚定”在了这个数字上。这个数在心理学上叫“锚点”,在后续的谈判中,会一直围绕着这个价格做文章。特别在双方对某个东西的价值不是特别明显的场合,效用尤其明显。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观点,非源自本书。说的是,当你做决策时,在你动用理性之前,感性早就做出了决断。你的理性只不过是在不断搜集支持你的决策的证据而已。换句话说,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在证明你有多英明神武。当你开出价格后,你的老板会从你的谈吐,见识,能力上搜集证据,来说服他,你是值这个价钱的。即使是砍价,那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但如果是老板先出了个低价,他会不断证明他出价有多合理,而你,也会在内心搜集自己的弱项,来证明自己确实只能值这个低价。
这本书没有颠覆性的思想,只是说了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正如书名一样——《细节》。这些原则,技巧,了然于胸,即使不用,也当个知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过,既然这是规律,那防也没用。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