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对此我考虑了很久,最终得出结论:读书是为了知道对于某一件事物,别人怎么看。读史记是为了知道司马迁对于汉以前的千把年历史怎么看,读老子是为了知道李耳对这个世界怎么看,读论语是为了知道孔子和他学生对人生怎么看,什么都不读是为了知道元芳怎么看。
很显然,读书是为了知道别人的看法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而且说的一点都不玄妙不模棱两可,连押韵或者朗朗上口都做不到。但是,从这个定义出发来看读书这件事,还是能得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推论的。
首先,既然读书只是为了知道别人对一件事的看法,而不同人的看法都会不同,所以他的看法不一定对,不管他多么权威,他的看法对我也只有借鉴性,没有决定性。
叔本华说别让你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上个世纪人人拿着本小红书,主动或者被动地让伟大领袖的大脑成为自己思考的工具,造成了很多很不好的后果,虽然那颗大脑确实充满了智慧。
刘震云有本小说叫《一句顶一万句》,里头的人都苦逼的很,劳碌一辈子,只为了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男一号出外做生意,中途因故回家,发现老婆跟别的男人睡在了一起。老婆被人睡了他不恼,他恼的是老婆跟那人一晚上说不完的贴心话,比和自己三年说的话都多,于是就怒火中烧了。所谓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其实是寻找一种能与这个世界对接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宇宙,他周围的环境是个大宇宙。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那个小宇宙和大宇宙对接的方式。姚明是通过篮球对接上了;俞伯牙是通过琴和钟子期对上了,子期之于伯牙就是外界大宇宙的一部分;林彪是通过打仗对上了。也有没百分之百对上的,就需要委屈下自己的小宇宙,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完全对不上的,要么自闭抑郁了,要么自杀了,比如梵高卡夫卡那种。
而通过读书,知道别人的看法,其实是走入别人的小宇宙,在里头找跟自己契合的地方,实现对接。所以人们有时候读书读到兴起处,会“浮一大白”,或者拍案叫绝。其实就是作者的小宇宙,挠到了读者的G点,然后读者就爽翻了。
既然读书只是为了知道别人的看法,那么别人的看法不一定对,知道了对自己也不一定就有好处。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写议论文,有个老掉牙的题目叫“开卷未必有益”,就是这个意思。我初中时曾经把《金瓶梅》和《废都》这类书当做性启蒙书来看,现在看来当时的开卷除了让口味变重的我对初中生物教材不屑一顾之外,毫无益处,因为很显然,兰陵笑笑生和贾平凹对性的看法不是很适合当代青年人。
除了这种类型开卷无益之外,也有种类型不需要看书。有些人小宇宙足够强大,强大到不用苦苦寻觅与大宇宙的对接方式,有时候还甚至可以委屈大宇宙来和他对接,那他就不需要读书,也不需要找个可以交流的人。“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项羽这种天生的高富帅就属于小宇宙巨强大类型的。他们也不需要朋友,因为他们的宇宙势能太大了,大到和黑洞一样,没有哪个别的宇宙可以靠近而不被吸进来的。
有些人小宇宙并不足够强大,需要通过某种外部媒介来实现对接,但是他们不一定非要通过读书的方式,对于那些有悟性的人,听首歌、看部电影都可以感悟良多,而且这些方式不一定比读书效果差。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把礼义廉耻这一套东西都做好了,有空的话再读读书,可见读书这个事在圣人心中的地位并不高,是要排在很多事情后面的。古人说耕读传家,读书也是排在种地后面的。所以读书仅仅是为了知道别人的看法而已,就跟聊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