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
幸好这里让你我相遇。
你好,我是锅小白。
今天这篇文章
我想跟你聊聊“如何在这个时代从容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生活,总有种变化太快的感觉,
连带着让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
快节奏的消费,游戏等等让对这快节奏时代焦虑的我们有了依托,
但这总不能很好的让我们消除这份焦虑~
而有时我们看到某些电视剧里面的人物,他们优雅精致的生活态度,
好像永远不急不缓把生活掌控在手中的那种感觉让人羡慕。
想追求那种感觉相信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的。
那么,该如何在这个时代从容的生活下来呢?
这是我想提出的问题,也是《跃迁》这本书序里面的最吸引的一个问题;
跃迁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以一种更少但是更好的方式,
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这也是整本书学习的重点~
那么,依然还是这个问题,
该如何在这时代从容地生活?本书告诉我们的一点是:
先慢下来,不要忙的连思考战略的时间都没有,瞎忙活。
虽然这么说很直白浅显,但是放在生活中总是很有效的。
管理学中有句话:
不要以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意思就是这个。
事先应思考清楚什么是最应该做的,什么是不那么重要的,什么才是重点,要有大方向,不要做无头苍蝇。
我们看高手的生活,总不会很忙乱,是因为什么?
有很多种原因,但最核心的还是:
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现在应该做什么,什么是不那么重要可以舍弃的。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无限的欲望,不累死你才怪。
在“断舍离”都已成为流行学的现在,
如何去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战略性的专注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高手最核心的地方。
什么都要,随波逐流注定成为不了高手。
想清楚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要如何去做,才是最主要的!
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被时代快节奏追着跑,人云亦云。
而应该静下来慢下来,思考自己是否还在轨道内,
大方向是否还正确,有方向有目标地“用自己的步伐丈量时代”。
时代越快,越要慢下来,用一种战略眼光看清楚再行动。
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存在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
我们也许能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
小李和小王在大学时代都是同样的优秀的两伙伴。
而随着大学毕业后,两人进了不同的行业与公司。
几年后,再见面时,小李还是那个公务员或小职员,
而小王早已豪车美人相伴,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
对这情况有很多种解读,有些人可能只是抱怨命运的不公:
“凭什么我比他厉害他却比我获得更高的成就?他肯定是有关系或他肯定是拍马屁”等等~
那么,是否是有这情况的呢?
肯定是有的,而且不会少,但这本书也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
看一个简单的事实:
2000年的优秀毕业生去了外企和四大,土鳖毕业生去了四环边中关村的公司;
2005年好学生进入了风头正劲的诺基亚,土鳖毕业生选择了卖鞋卖袜子的阿里巴巴;
2010年优秀的毕业生都留学美国,土鳖毕业生都留在了BAT;
2015年优秀毕业生都选择去了BAT,谁又是那群幸运的土鳖呢?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努力和回报的关系?
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观点,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
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的努力和收益。
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
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
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想想看,你再努力,你能比其他人努力一万倍吗?
努力都是有极限的,但如果能够在某些事上恰当的努力,会呈几何倍数放大你的努力的效果。
有一句话说的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你在一个拥挤的早已被前人占领的地方里艰难前行。
而另一边站在风口的那些人,却早已在用跟你一样努力的工作制作了翅膀。
然后风一来,他们就能飞起来,这就像走路与开飞机的区别了~
再类比我们生活里的游泳,对于一些有水性的人
他们能以很省劲的方式最大化利用自己的体力游得很远。
而一些没有水性的不会游的人,哪怕他的身体壮如牛,还是会很快就筋疲力尽。
我们这个时代也是这样的:
对于一些有水性的人,他们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能顺着大潮去很远的地方;
有些人则不理解社会和时代的水性,搞不好还会淹死自己。
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正是恰当运用规律(时代的趋势)放大了自己的努力与天赋,实现非线式的跃迁式的增长。
简而言之,必要的努力与勤奋这是基础,抓住趋势这是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确认大战略后扎根一个行业,用努力与勤奋,击打“甜蜜区”的球,这就是方法论!
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再讲一个例子,股神巴菲特与比尔盖茨两人很早就是好朋友。
有一次,比尔盖茨的父亲邀请巴菲特共进晚餐,让他们俩玩了一个游戏:
在手上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
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Focus(专注)。
究竟这个词有什么魔力,能够让这么两位世界顶级的人物都对它这么看重?
其实,这正揭示了高手战略中的一个核心要点:
抛却其他无用的东西,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人的执行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多数事情都面面俱到。
但如果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能把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完成,其他的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巴菲特说: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
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
对于每一个熟悉棒球的人而言,他的地位可是棒球界的天王。
他就是泰德威廉斯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
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甜蜜区的球。
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甜蜜区是指集中概率较高,适合于把球击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
所谓高手战略,就是如此: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找到甜蜜区——战略性专注——等待机会,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这就是专注的重要性,只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虽然说的容易,但是要实现它,可是要极大的定力与决心!
还有如何发现甜蜜区的眼光(这点书里也会有介绍)
高手的三次跃迁之路
书中用了新东方老师的例子,来说明了高手们三次跃迁的历程,这个非常有趣。
在例子中,为了更好的提升新东方培养新老师的水平,设计了一个名为“教师之轮”的培养体系。
分为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呈现能力、个人魅力、积极心态五方面。
视其对这方面的掌握能力来打分,每门都是100分为满分。
而在为教师们培训这些能力时,有一些人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越了其他人!
这倒不是他们聪明,只是他们采取了更聪明的学习路径。
而这就是高手们跃迁之路的开始~
高手的第一次跃迁:
如果你是正在接受培训的教师,你会怎么做来让自己快速成长?
先花上一分钟思考一下。
虽然老师们都是同时需要拥有这五项技能,但高手们的学习路径却与其他人不同。
高手们的路径都是采取快速循环型:
先快速绕着整体5项能力跑一圈,先学最精华的,然后换一项继续练。
用学习一项能力100分的精力,平分到五项能力每项20分的精力;
先投入20%的时间,把专业知识提升到80分(当然可能不会那么高,但60分总是可行的)。
然后开始研究课程设置板块,同样不求百分之百,而是快速达到80分,然后在去研究呈现技巧等。
用单项投入100分的精力,能在5个分项里分别拿到80分,成为一名400分的老师。
而相比之下,那些特别专注的100分老师,仅仅因为学习路径的差异,就有了4倍的差异。
我们可能会说,虽然我起步慢,但是我基础稳啊,我可以用这方式慢慢地用五倍时间来学到500分。
但对不起,来不及了!
那些已经获得400分的老师,因为这么一点细微优势,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
这优势在未来两步的跃迁中将会被百倍放大!
这就是高手们利用另类的二八法则,快速循环的完成了第一次的跃迁。
高手的第二次跃迁:利用系统放大名气
这第二次的跃迁,也是如何成为一名名师的关键一步。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你会如何评价一位老师?
内部就看打分,外部就看名气。
一个带出了考了高分的学生的老师,老师的口碑也会在学生间流传的很快。
一名400分的老师,他们在打分,以及学生反馈上都有那么些细微的优势。
而受这些细微优势的影响,学院内部就会对这老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倾斜。
有了更多更好的学生与课程数量,即使水平不变,还是会因为资源数量的优势
带来更多的成功案例与更好的口碑,而这些又更加加速了这一自强化的正循环。
而在这正循环的过程中,老师势必会因为这些资源的倾斜而加强对自己的能力的提升。
往往一个暑假班下来,聪明的老师都会走完一到两圈教师之轮
从优秀的教师变成有魅力的名师,跃迁至另一个层次。
这就是高手的第二次跃迁:
因为第一名带来的马太效应,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能利用平台迅速地放大自己的名气。
高手的第三次跃迁:与最优秀的大脑互联,做一个联机的思考者
俞敏洪曾做个一个实验:
他包下一艘游轮,在游轮上举办了一场特有趣的活动
让2000名老师在游轮这个封闭的地方一起读书,共同碰撞。
他们就这样即使没人教,也能相互学习,进行一种联机学习方式;
而新东方大班时代也正是因为这种力量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
所谓大班,是新东方的核心班级:
学校配了专车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半小时接老师上车,有一个有上下铺的小房间,供老师中午午休。
可以想象,越是排课多的名师,彼此见面的频次越高。
好多天车门一打开都是一样的人,久而久之这些最优秀的大脑就开始了“联机”交流。
每次来回的路上,大家都互相交流见到的有趣的事,教书心得,段子故事等;
而老师们就在这情况下一次次交换与强化,实现彼此的连接。
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在一次讲演中说道: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且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
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我们常说: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与命运。
人和人之间总会有圈子的存在,不同的圈子会对圈子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
如何从这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就是我们要做的。
最后,书中有句话我非常喜欢,送给大家: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投资者,你自己的时间花在了什么上面,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花重要的时间去做,值得我们做的更好。
愿大家都能成为那个高手,在这时代从容平静的生活,沉稳的积累,实现非线性的,跃迁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