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0199044刘发强
嵌牛导读
本文重点分析了Smith圆图的设计思想尤其是选择反射系数为基底的必要性,并通过构建以阻抗为基底的“方图”在参数套覆、特殊点、基本操作等方面与圆图进行了全面比较并分析了内在联系,深入阐释了图解思想的本质。
嵌牛鼻子
Smith圆图;阻抗匹配;
嵌牛提问
Smith圆图在计算机处理能力极高的今天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嵌牛正文
Smith圆图的基本思想
1、归一化思想
为了去除电路特性阻抗、工作频率的影响而实现通用性,在使用Smith圆图处理之前,进行阻抗归一化和电长度归一化,所以Smith圆图面向标准的阻抗和电尺寸,而不是实际阻抗和物理尺寸。在完成解算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反归一化。
2、以某个工作参数作为基底,套覆其他参数。在smith本人设计图形时选择了以反射系数为基底,套覆阻抗、导纳、驻波比等参数。下面详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因为反射系数模值小于等于1,所以以反射系数为基底可以在有界区域处理所有的可能电路状态。而且可以同时套覆阻抗和导纳这两个对偶参量,且具有极好的对称性。
否则,例如如果以阻抗为基底作图,下面详细讨论这种方案的构建过程:
(1)阻抗、导纳套覆:等电阻线、等电导线是平行于纵轴的直线,等电抗线等电纳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即或
又
即在阻抗平面上,和是反演的。因此可以通过反演变换互相求算。
(2)驻波比套覆:驻波比决定于反射系数模值,下面推导等反射系数模值曲线,推导涉及变量均为归一化量。
即
将代入上式并化为标准形式得
可见以阻抗为基底作图,等反射系数模值曲线依然是圆,但其圆心为,半径为,其中。
(3)特殊点
完全匹配时,匹配点为;当完全失配时,此时的圆退化为即纵轴(纯电抗)。短路点为原点,开路点为无穷远点。由于电阻非负,所以阻抗平面实际为右半平面,第一象限为感性,第四象限为容性,此图略方,是为“方图”。
(4)基本操作
串联集总电感,垂直上移,串联集总电容,垂直下移;进行并联操作时,要先对反演得到,再在相应的等电导线上移动,并联集总电感,垂直下移,并联集总电容,垂直上移;在无耗传输线上沿线移动时,即在图上沿等反射系数模值圆移动,顺时针向电源,逆时针向负载(负载短路时,可见向电源移动即增大时电抗从负无穷增大到正无穷,周期性往复,相应于阻抗沿纵轴由下至上扫略,也就是顺时针,这可类推到一般负载的情形)。
(5)阻抗匹配
与Smith圆图类似,基于基本操作,通过串并集总电感,电容,开、短路枝节或串联一定电长度的传输线来实现阻抗匹配。
“方图”和圆图的比较
Smith圆图所有电路状态都被约束在反射系数平面的单位圆内,而“方图”是无界的右半平面,二者的本质联系是
反射系数与归一化阻抗之间是双线性映射关系,该映射将归一化阻抗的右半平面映射为反射系数平面的单位圆内。核心差别是一个有界,一个无界。
优缺点比较
(1)“方图”无界,显然有限的图幅不能完全展示,这是其致命缺陷,也是不选择阻抗为基底作图的根本原因之一。
(2)阻抗与导纳的互相转换,在圆图中,阻抗和导纳关于原点中心对称,作图转换容易。但在“方图”中,阻抗和导纳关系为反演变换或共轭圆对称,不利于作图求解,这是“方图”的另一根本缺陷。
(3)基本操作方面,尤其是串并感性或容性元件时,“方图”操作为沿平行于纵轴的直线移动,这是一个鸡肋的优点。
(4)参数套覆方面,就反射系数、驻波比而言并无多大差别。但阻抗和导纳是对偶的参量,在圆图中以反射系数为基底,套覆两者是平权的,但在“方图”中以阻抗或以导纳为基底则打破了这种平权性,并对另一个参量的套覆造成困难。
综上,应以反射系数为基底套覆其他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