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辩手,我有一个习惯: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我会要求自己迅速抓住辩手的观点,然后按下暂停键,准备15秒左右的时间(顺溜的时候张口就来不准备),滔滔不绝地驳上几个回合。上一季奇葩说最爱抓陈铭,这一季最爱抓黄执中和新秀许吉如。甚至还多次愤懑地吐槽黄执中这种辩圈老人不厚道,为凹破题风格强偷概念。
但今天的奇葩说,我竟然因为罗振宇观点而出神,以致于忘了去暂停和驳斥。
在救猫还是救画这个话题上,罗振宇用了我从没思考过的角度来切入这个话题:在很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选择的情况下,我选择留给我最亲最爱的人们,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然后他告诉我们,我们很可能会选择让家人稍微好接受一点的选择,救画。因为画这种艺术品上,很可能承载着人类本能的一种追求:永恒。
一反以前的打辩论要求观点先行的习惯,也一反要求得有多个论点的支撑论述的习惯,更是不管现场票数几乎没有被打动的现实,我还是认为罗振宇的论述真的是全场最佳。理由有二:
首先是他的论证方式。罗振宇至少做了以下几件事:
1.在现场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用自嘲的方式解掉李诞布的场;
2.跳出题目框架,先从救火本身的危险性铺垫,成功吸引注意力;
3.用父母亲友的眼光来审视最后一次选择的背影,帮助观众做有利于己方的价值评判;
4.告诉观众,画作上寄托着永恒的追求;
5.告诉观众,追求永恒,就是遵从人类的本能。完成论证。
其次是他的论点:
人类总是在追求永恒。
是啊,人是多么渴望永恒啊。古代的皇帝追求永生,法老为了不死把自己做成木乃伊,人类相信天堂或者西天,相信永生或者轮回。但这一切至今徒劳。幸运的是,除了被动、不自觉地依靠基因繁衍后代,人类还创造性地学会了用创造艺术这种方式,来让自己的思想永远地存活。
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写书人,天天逼着自己用输入倒逼输出,梦想着要成为作家的重要目的之一吗?
当我噼里啪啦地写下这些既不优美、也不睿智的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惶恐的。我害怕自己在人声鼎沸的互联网上所做的努力,不过是又增添了些噪音;但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我相信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记录下此刻的真实,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尝试去迭代自己的认知和笔触,寄希望于未来,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创造出属于我自己、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永恒。
所以罗振宇打动了我。总有人讨伐罗振宇贩卖焦虑。即便那真的是罗振宇做销售的策略,他卖给我们的东西虽然可能确实容易让人觉得焦虑;买了他的“得到”,可能也根本没有他所说的那样真的“得到”。但那又如何呢?他卖给我们的,可是帮助我们得以更便捷地接触永恒智慧结晶的机会啊!这样的背影,油腻点又如何呢?
至于节目中票数的问题,我只能说,节目本来就是综艺节目,创造话题是节目的刚需。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罗振宇的画外音(独白)部分,节目组有一行小字是这么写的:“‘某乎’搜一搜'李诞',如何评价李诞吊打罗振宇”。
最后补一句吧,我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故意,但至少目前看起来:李诞的努力可能真的很难永恒;但罗振宇的努力,至少让已经永恒的智慧传播得更远。
最后的最后,以防有人喷我……我看节目随口说两句而已,不是喷子不是黑子也不是广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