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广桢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这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手法,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之外的郁孤台顺势收到眼前的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故又纵笔写出“行人泪”三字,直点当年造口之事。词人身临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悲愤,化作此悲凉之句。由此想来,便觉隆佑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存亡危机之秋的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之中,也有词人的悲伤之泪啊。词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回想起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及有力。
下阕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之故事,却写出自己的满怀忠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试体会“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反观上阕,清江水即为行人泪象征,则东流之水当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即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当指敌人。然而市局并不乐观,词人心境并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请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而又具封闭意味的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写照,而暗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之哀告,实难一一指实。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括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一一指实。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以与李白同调词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