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个英文片名,不同于映后少部分观众提出的“影片主旨是悲伤的”,Bitter Sweet Ballad,一曲连起悲喜的民谣才是这部纪录片的底色,缓缓悠扬,似乎没有必然的“peak”,歌谣于斯、人生于此。
梁军健导演和清影工作室早就是一种严谨和踏实的保证,导演的豆瓣介绍是少有的cv格式,差点恍惚,以为在选课选教授。
联合导演唐韬在映后抛给观众的问题是,“在看预告和介绍的时候你们以为这部片子是怎样的?”
我一度以为是中国版、纪录片版的《唇上之歌》(三木孝浩导演,新垣结衣主演,我在2016年写过长文影评),尤其当《四季的问候》贯穿全片,聚焦微小触动全局的错觉让我一直抱有不真实的等待。我又以为是北京为舞台的《放牛班的春天》,而春天,未必温暖。
直到全片结束,我才回过头问自己,对于纪录片的认知是不是早已经带着偏颇,仿佛戏剧性该被放大。
不是的,不应该是的。
其实我不想归结于阶级或者社会系统性的问题,当然这至关重要,却很难像现场白目的观众对着片中被记录者的面拿出来高谈阔论。我很明白这是关键,或许是影片被包裹住最大的束缚,可是我的思考只能无法逾越我眼中和镜头里的画面。
几年前一直想着往公益沾边,当然不排除想用来增厚升学的履历,因此数年来断断续续深深浅浅地做着。我从来不想否认,所有“我”所能付出的“公益”,难听点,“慈善”,都是虚伪且自私的。诚如当年14岁的我去支教,匆匆来匆匆去;诚如影片中那些孩子,抓着别人捐来的衣服,等不及要换上。
这还是在北京。
所以社会是巨大的,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这些“弱势”摆进角落里去思考。怪了,人家也活在阳光下啊。
因为此,我会感佩影片的视角,没有批判没有怜悯,冷静地看待和对待,甚至有些冷漠,但足够珍贵。
“怎么笑啊?你笑一个给我看”
放大了说,这是对“看得到尽头的人生”作解读;摆在活生生的一个人身上,这是人。
我初次的共情来自于孩子们跑去北京泛太平洋唱平安夜晚餐。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区别是,我回家和我妈妈说,“下次我也要去吃”,我妈说,“没问题”。
这些孩子唱着《北京欢迎你》,却看着窗外问,“CBD是什么?国贸吗?”
看,不能免俗,我又聊回来了。
我想从成片角度看,作品本身还是揩了人物和故事的油。
影片从选题开始就极为克制,但不出错。在审核的界限内,叙事上其实大可以更加辽阔,但主创团队并没有把视野撑大。四个孩子的体量也许不全面,但不必全面,就像蒲公英要吹散,注定了的,不必靠台风。
我能从孩子们歌唱的蒙太奇和风吹过的转场里体味到无以复加的温润,是那种慈祥着回头,随后再也不回头。
有些事情是这样的,比如不能把“喜欢”说出口,比如没法凝视“梦想”因为被否认,比如“放弃”未必来自于一个人的下定决心。
成长也一样,可能就是三场开学典礼,打两回柿子树,而风中之人能否乘风或成风,未可知。
痛苦和理解并存,所以酸甜。
尽管影片可能是本届first电影节里工业生产流程最完整的一部,但主创的真诚仍然惹人点头。
好消息是有龙标。
我写了那么多个“孩子们”,映后一看,也就比我小两岁。
2023.07.28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