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后世影响深远,却被我们遗忘。
这个人,是世所公认的周王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的祖父。
他叫古公亶父!
他的名字,我们已然很陌生了。
甚而,这个名字本身,也是有疑问的。
后人辩析曰:
“古”是“昔”的意思,
也就是“以前”、“古时候”的意思;
“公”是诸侯或部落首领的一种爵位或尊称;
“亶父”可能才是真正的名字。
也就是说《史记·周本纪》提到的古公亶父,
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我们以前的老大叫亶父”。
然而司马迁把这四个字一古脑都当成名字了。
可见,在太史公的西汉时代,
古公亶父的面貌便已模糊。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姑且按照司马大人的说法,称他为“古公亶父”吧。
这个人一生有三件事,都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避强敌,却为周朝建立了“龙兴之地”
周部落的始祖是鼎鼎大名的后稷,
尧舜时主管农业的官员。
这个职位,后来世代传承,直至夏朝衰落的时候,
当时的周部落首领叫不窋,
被罢去“农业部长”之职,
只好逃往西北与戎狄为伍。
祖传的农耕事业就此中断。
幸而两代之后,不窋的孙子,
公刘继位,想起了祖先们的光荣与梦想,
便又重操农业,部落才逐渐兴盛起来,
然后,可能,公刘的后代们,
渐渐又失去了以农为本的精神,
因为当公刘传承九世,到古公亶父继位的时候,
《史记》曰了这么一句话:“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
既然是“复修”,当然可以推断之前已经不从事农耕了。
同样的话,在之前提到公刘时,
《史记》也曰了一模一样的一句话: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
也是“复修”。
这次“复修”农业,周部落又渐渐富裕起来。
然而,富而不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相当于三岁孩童抱着金元宝满大街走,
不被抢走,都对不起人类无耻的本性。
何况周部落的邻居都是一些以土匪为祖传手艺的戎狄之间。
周部落有钱了,这些不会种地的穷邻居毫不客气的上门来要了。
古公亶父怎么办呢?
打么?
种地的历来打不过骑马的!
忍了吧!有钱人常常如此,破财消灾。
于是,要钱给钱,要粮食给粮食。
然而,破财常常并不能消灾,
息事也未必能够宁人。
你好欺负,他的胃口便越大。
果然——没过多久,恶邻们又打过来了。
这次更加狮子大开口,
不止要钱,还要土地和人民。
这下周部落的百姓怒了!
老子踏实种地,勤劳致富,招谁惹谁了,
非得强迫我去跟你们这些土匪满山满野遛马喝西北风?
再说了,你一五谷不分的野蛮人,土地要来干什么?会种吗?还是拿来种草喂马用?
老实人发怒也不是好惹的,全部落人纷纷上请愿书,要保家卫国,拼了丫的。
——群情激昂,只待古公亶父一声令下!
一向英明的古公亶父,面对喊打喊杀的子民们,
神情坚定、毅然决然地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
“老百姓拥立一个君主的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现在戎狄要来打我们,只是为了要抢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的属下,和在戎狄的属下,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为了要做你们的君主,让你们去拼命、流血、死人,我心不忍哪!”
说完这番话,头也不回的,
麻溜的~~~~~~~~~搬迁了。
从原来的国都豳,只带着一小撮亲信部属迁到了岐山脚下。
——高尚吗?仁义吗?有德吗?
这就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且慢,先别急着鼓掌。很多人并不同意古公亶父这番冠冕堂皇的陈词。
因为司马迁写这段故事,是根据《孟子·梁惠王下》,连行文用语都雷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谁的思想?
孟子的啊!
孟子是借用古公亶父的故事,
来论证自己的思想而已。
所以,谭戒甫教授说,
这是孟子儒家思想包装起来的古公亶父,
不是真实的古公亶父。
我大体是同意这种说法的。
但是我们也没有证据古公亶父没说过这番话,只好假定他真这样说了。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来用小人之心度一下这位君子之腹。
古公亶父发表这番讲话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周部落打不过戎狄!
所有的考量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
打不过硬打有什么后果?
人民死!土地失!甚而古公亶父家族自身也难免灭顶之灾!!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打。
虽然对敌人拱手相让,
人民沦为戎狄,土地丧为异邦,
然而自己家族保全了。
那个年代地广人稀,这里不让我开垦,我可以换个地方;
那个年代迁徒自由,我只要又找到一个地方,又把地种起来,百姓自然就来了。
所以,打不如不打,守不如逃走!
——大约,这才是古公亶父的真正心思。
然而这些话不能说出来的,宣之于口,人民难免有被遗弃被背叛的感觉,
到时候,戎狄还没杀进来,自己可能就被自己的百姓先干掉了,
于是才有了如此这般冠冕堂皇的一番演讲,
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考量找到了道德的借口,更让他的百姓们感激涕零,国丧了,人心却没有失。
这是成熟政治家的高明手腕。
——果不其然,古公亶父迁到岐山后,他原先的百姓们,扶老携幼,都跟来了。
甚至很多其他国家的百姓,也被这番表演打动,自动归附了很多人,跟着古公亶父混。
化不利为有利的古公亶父,从此在更加肥美、适用耕种的岐山平原,扎下根来,建造城市,建立制度。
从此岐山成为后来西周王朝的“龙兴之地”。
通过这个事件,古公亶父为周部落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同时,收获人心,增强了部落在天下的号召力,周部落的兴盛,由此一代强似一代。
所以《史记》才说周朝灭商称王的开端,是由古公亶父开始的。
2、隔代指定接班人,却为商朝培养了掘墓人
古公亶父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
仨儿子都不错,但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很牛逼——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史记》说,姬昌生下来的时候,有圣人的迹像,
因此眼光恶毒的古公亶父公开扬言道:“如果我们会世代大兴盛,应该就在姬昌身上吧!”
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还没有明确接班人的时候,公然对某个子孙表达了如此宏大的期望,
他想干什么,大概用脚趾头都猜得出来。
于是古公亶父的大儿子、二儿子,知道自己父亲其实想通过传位季历,来达到传位姬昌的目的。
为了,不让父亲难做,还是自觉闪人,给弟弟让位吧!
——毕竟,正常情况下,是要先传位大儿子的啊!
太伯、虞仲,相约着偷跑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古公亶父的接班人没有选错,
周部落在姬昌手里,
已然对商朝“三分天下有其二”,离改朝换代只剩一步了。
当然,季历也因为自己的儿子占了一个大便宜,白捡了一个君位。
所以,有时候不止儿子拼爹,爹也可以拼拼儿子。
后世不也有传言,康熙大帝也是因为喜欢孙子弘历(乾隆),所以才传位给雍正的么?
3、儿子相让,让出了一个吴国
古公亶父的第三件事,是上述事件的副产品。
他的两个儿子潜逃到了当时的南方蛮夷之地,再也不回来了,
跟当地的土著混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春秋时期强盛一时的国家——吴国(其中详情,我们读到《史记·吴世家》时再谈)!
古公亶父这一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生。
逃跑跑出了一个周朝的龙兴之地,亲手奠定周朝兴盛之根基,
爱孙子,却给商朝培养了一个掘墓人;又间接催生了称雄春秋的吴国!
历史常常便是这样,当时看来起并不起眼的事件,
却影响深远。
也因为如此,历史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更显得神秘莫测、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