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像春天的柳絮,是满天飞的。不信就找找。
最经常见的是爱情。这似乎是年轻人的特权,你侬我侬,如胶似漆,爱得不要不要的。他们的爱情像二锅头,浓辣热烈、容易冲脑上头。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山盟海誓、同生共死。据说端午节之前长出来的植物都是可食用的,且味道鲜美,虫子出来后产生毒素,才需小心辨识。这就相当于青年的纯粹和美好,做什么值得肯定。过来人只有艳羡,但谁没年轻过呢?
轰轰烈烈的爱情只适用于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再年长些就不可信了。很少听说中老年人为爱情不顾一切,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入世渐深,会在身边织就爱的大网,父母、子女、朋友、事业,以及山水鸟虫等等,都会牵扯其中。自己有爱的需求,同时也成为爱的对象。男女爱情不再唯一,得失之间要不断地权衡。为爱赴约之前,还要惦记下那盆花、那条狗。
老辈人参与子女的恋爱,是基于过来人的经验。爱得纯粹、爱得惊天动地是别人家的事,自己的孩子却难接受。他们知道,爱情可以凭空存在,生活却必须要接地气。爱情经过油盐酱醋的腌制,终会失去原味。麻辣香锅、鲍鱼海参不是主食,白开水、白米饭才是永久。所以,就特别关心对象的品行、家庭、学历等俗不可耐的问题,与爱情不沾边,只与生活相关。
爱要经历摧残才能表现得纯粹,才有美感。“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是最妙的结局,如何幸福要读者自己构想。白娘子与许仙、七仙女和董永把爱的故事续了下来,不过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要可恶的法海和王母娘娘帮忙拔拔高,才能感动众生。金庸有写郭靖和黄容的婚后生活,却在他的笔下扮起了法海和王母娘娘,成就了《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而读者所期待的他们的“幸福”生活,平淡乏味,甚至有些可憎。
其实,除了爱情,有很多爱更来得深沉,更有意境。
老爸得了脑梗,话说不清,大脑也有问题,棋盘里的车马炮都分不太清。但某些时候他是清楚的,吃饭时,他留意我吃什么,吃多少,看到我多吃两口,他就不吃了,怕不够,要让给我。这是他多年的习惯,病前病后,他都这样。这种爱原于本能,疾病也不能改变。
我把这种爱继承下来。有客来访,家里有女儿,可以让她开门,但想想还让她多睡会儿。虽然她已经睡得昏天黑地,不差这几分钟,但还是不忍,还要自己赶回去。虽然辛苦,却很心安。
女儿为学业困扰,心情不佳,几句话就点爆她的小宇宙。不敢惹,话不敢说,只能躲,只有给她打生活费的时候,才能换来她的笑脸。等她打电话再三嘱咐注意身体,不能再喝酒时,我意识到女儿是爱我的,只是没有表达。她长大了。
夫妻之爱最是百感交集。一位当年精致、温柔的、体贴的女子,如何变成不修边幅、唠唠叨叨,甚至蛮不讲理、不可理喻,是很恼火的事儿。很简单,因为关心所以唠叨;怕失去所以才控制经济、限制自由;怕被忽视所以才没事找事儿、挑毛病。都是爱的呈现。
爱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每年一次的“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运,就是因爱而生;陪读、节日、仪式、宴请、礼尚往来等一系列名堂,都有爱的因缘;钻石因为加持了爱情所以成了奢侈品。小罐茶、8848手机一度大行其道,被炒作起来,因为有些人爱面子。还有宠物之爱,粉丝之爱等等,或轰轰烈烈、或涓涓如细流,无法细数,但都促进了消费,提升了GDP。特别是对国家、民族、人民之爱,可以形成磅礴的力量,引领和激励人们向前,成就今日之中国。
出家人也有爱,但这种爱有些奇怪。“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爱得如此细致,却能对人间之美不动心思,当真不易。他们认为众生平等,爱得没有重点和区别,听起来很是高大上,但细究起来很苍白。所以,就为出家前抛妻弃子、出家后不劳作、不参与社会建设等行为延伸出种种理由。这种爱让我敬而远之,不喜欢。
但博爱大有可为,它属于未来。科学家认为,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统治这个世界。机器人按指令行事,不会思念、期盼、喜欢和感恩等,不会感情用事,不会厚此薄彼,能够实现绝对的“爱”的平等。文明发展到那个阶段,今日所谈之“爱”将变得神奇、炫酷,且难理解,或用得上暗物质、暗能量、量子纠缠理论,哈。如何定论不好说,但那时的世界肯定很规矩,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