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看到标题时,我以为是那种类似心灵鸡汤的爱情故事,透着小文艺,可真正打开看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变态大全。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的时候,很浮躁,觉得过于黑暗与变态,出于看了就要看完的应付心态,草草看完,并有个书大概轮廓,而对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没有深究。某天再拿起,第二遍刷,才真正认真地看,转而被里面八个短篇故事吸引。不得不说,麦克尤恩是天才,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能把文字驾驭得如此游刃有余,让我在打下这些文字时,不由自惭形秽。
第二遍看时,真正走入每个主人公的内心,在他们脏兮兮又黑暗的孤独背后,透露着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害羞、怯懦的试探。我竟不由地看出许多温情。也许,主题黑暗的艺术作品更能净化人的内心。
书是由八个短篇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独立而完整,结局都透露着诗意。其中有6个都是以“我”为第一人称,所以在阅读过程,有很强的代入感。《立体几何》是一个性冷淡丈夫杀妻故事;《家庭制造》里,“性早熟的“我”抑制不住对性的好奇,哄着妹妹过家家似地破了处;《蝴蝶》里是一个因没有下巴而不与外人交流的“我”,猥亵女童再将其放入运河杀死;《化装》中失祜的男孩在姨妈的强迫下穿上女装,性向选择和男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橱中人的对话》是一个被妈妈当成婴儿养到17岁的男人,最后只有在橱子里自我禁闭才能找到安全感;始终隐藏的喷薄性欲,终于在《舞台上的柯克尔》里得到了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爆发……
一眼看过去,整本书充斥着乱伦、谋杀性交,恋童癖、异装癖等各种黑色主题,可麦克尤恩却把这些所有的黑暗人物轻描淡写,就像跟你在叙述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其实一字一句读过去,你才发现,这些少年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着你我的影子,那些胆怯的,害羞的,不为人所道的隐性心理。最让我印象深刻是《家庭制造》、《蝴蝶》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三个短篇。
《家庭制造》曾引起广泛争议。“我”是一个14岁的性早熟的男孩,迫切希望进入成人世界。从坏朋友、街边小贩和咖啡馆那里,“我”已经偷学到了大量似是而非的性知识, 可是尚未“一窥那不可言传之物”。一天晚上,“我”按捺不住欲望,以玩“过家家”游戏为名,诱奸了10岁的妹妹康妮。“对交合中的人类来说,这也许是已知的最凄凉的交合过程之一,它包含了谎言、欺骗、羞辱、乱伦……”,而一旦达到了“那蚊叮式的高潮”,“我”对裸露的任何玩意儿都失去了兴趣,同时自豪于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你看,在麦克尤恩的笔下,一场乱伦与诱奸,都成了一个有趣的孩童游戏,但又不让人反感,过程丝毫不干涩,反而充满着湿润的温度与湿度。
《蝴蝶》小说中的“我”是个没有下巴的人,因为“长相可疑”而饱受歧视,没有父母,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孤独地住在伦敦的一个贫民区。一天下午,路遇的9岁的小女孩简友好地与“我”搭讪,那种天真的关切吸引了“我”,“我想要她成为我的朋友”。“我”借口带简去看蝴蝶,向她暴露自己,获得满足——“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的手上”。小女孩吓坏了,在逃跑过程中跌倒晕了过去,“我”“轻轻把她抱起,尽可能轻以免弄醒她,悄悄地慢慢地把她放入运河”。“我”淹死了她。读完这个故事,我却丝毫讨厌不起来这个没下巴的男人,尽管他杀了这个小女孩,但他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边缘人。他事后想“那时本该转过身去,要慢,用淡淡一笑回敬他们的喝彩。然后我该把石头踢回去,最好是跨过石头,顺势向他们走去,那样,等球再回来我就会和他们一起,变成其中一员。许多个傍晚我将和他们一起在街上玩,知道每个人的名字,他们也知道我。”他自闭的内心同样渴望被接纳,渴望被温暖。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最抢眼的应该是那只怀着五胞胎的老鼠了,最后它的死去也许就象征着主人公的成熟。故事的气氛给人感觉很慵懒的,带着幻想,就像是漂浮在空中,抓不住可依靠的物体。一对男女乱七八糟的生活,可是两人又沉浸在其中,以行动抗拒着长大的到来,周遭的人也是混混沌沌。也许开始的爱情令人迷失了方向,但生活继续下去,又归于平静,最后如仪式般的肃穆。
所有主人公的外貌描写都完全被略去,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模糊到让人不能分辨,不能分辨是哪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也不能分辨是过去还是现在,是虚构还是真实,是他们,还是我们自己。那些躁动、情欲、不安全感,是刚刚跨过青春期只有二十多岁的麦克尤恩最熟悉的感觉,也是我们身体中尚未散尽的青春的潮汐。
短篇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性意识觉醒但心理上却还不成熟的畸零人。在1999年的一次访谈中,麦克尤恩谈及自己的早期作品时也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必须承认,他们都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我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处在英国社会的哪个位置上。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编造一个关于自己的孤零身世的传说,我想融入。但我的生长环境是反社会阶层划分的,我父母都出身穷苦的工人家庭,后来父亲当了军官,但只是军官,不能算中产阶层。这让我们的社会定位发生奇怪的错移……这些人物身上都带有我的气息,我的孤独,我对社会肌理构造的无知,连同我对融入社会肌理,发生社会联系的渴望。所以他们就以这副怪样子出来了。”
每一个作者作品背后,都映射着自己生活的影子,好的坏的。麦克尤恩笔下那个反乌托邦的天真世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的回声。极早的年纪跟着父母四处漂泊后来独自进寄宿学校,家庭的因素不时让这个孤独的少年只想独自地面对一个人的世界。所以小说中,许多主人公都是父母双亡或是家庭不健全。这体现出小说的一面两体。一面是自己家庭不幸福背后独自成长的孤独,另一面也反映自己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这么一段时光,在黑暗的孤独中不被人所理解,没有同伴,无法诉说,只能呆在自己小小世界里发呆或幻想,在这个脏兮兮而又黑暗的孤独充斥着许多叛逆,觉醒的性意识,某些小癖好,或是所有渴望被理解的内心彷徨。
后来,在从孩童正式踏入成人世界,也许会让我们忘却那段时光。但偶尔,我们在阳光下的眼睛因长久睁视而疲惫,黑暗也引诱着我们。它如丝绒般细致,神秘,却又真实,充满了好多不应当和捉不住。有时我们会害怕,会立即退入白昼以免失足。有时我们恬睡在故事的黑夜里,但其实,我们知道,这黑暗不过源自我们的内心,有着我们所有的那些不见光的孤独。
这本书就像一张摇滚专辑,足够叛逆,诡异而黑暗…
世间那些言行经常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人,通常却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并且这些人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的定义。
而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超越世俗善恶标准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某种意义上,正是一本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真正定义之书。
在逐渐寒冷的冬日里,看看这本书,也许更会让寒意渗透进你骨子里,但同时也让你重新思考内心,重新审视人之定义,以及在那些孤独的人背后特有的诗意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