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嘛小二郎,背起书包上学堂......”时过境迁,好多年再没有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儿歌,在开学季来临之际,再次想起它,除了寄托对儿时无忧无虑而快乐无限的上学时光的记挂,更是对业已到来的新学期开学季的理性窥望。
每逢开学季,不同层次的学校当是最为热闹的(当然,与城镇各类学校门庭若市的热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偏远乡村学校门可罗雀的冷清与荒芜),而与之相关的关于开学季的相关新闻和话题也会不约而同地占据各种媒介的不同位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是从国家的层面给教育进行精准定位,并给予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事关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教育事业才能彰显出蓬勃发展的旺盛的活力。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围绕教育、围绕开学的话题永远是不会褪色和降温的谈资。在刚刚过去的开学第一天,粗线条梳理开学季在各种媒体曝光的各种新闻,暖新闻不计其数,冷消息也不甘示弱,变味的讯息也时时现身。速览着让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在全国各地时时发生的真实事件,顿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当失学的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学校的方向,来自天上的“星星”似甘霖泼洒。收拾好珍藏的小书包,再次走进学堂,也可爱的小伙伴们再次相聚。对于公众而言,这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寻常事件,但对于渴望上学而不能的孩子来说,由于一双温暖大手的施援有可能改变其一生的生活轨迹。品读这样的新闻,不需要矫情的渲染,暖暖的味道足以让人对未来给予深情的厚望寄托——“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日趋功利和冷漠的时代,这样的事件多多益善。
可是,理想的花瓶永远只是人们单相思的期许,当理想面对现实时,所有的色彩和温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解。在欣慰于爱心传递的暖新闻之时,开学第一天发生在福建校车翻车事故造成师生五死多伤的事故,发生在华中师大垃圾车碾压送弟弟上学的姐姐的惨剧,让这个开学季多了几分灰色与哀伤。至于全国各地出现的即将入学的学生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而误入传销,或父母辛辛苦苦为自己省吃俭用筹备的收学费被骗的“偶然事件”,因为过于频繁也就失去了新鲜度。但是,不论如何,“一期之际在于始”的节点,开学伊始出现这些让人堵心寒心的事情,公众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偶发事件与教育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翻车事件、碾压事件、受骗事件等之所以发生,除了一些人类不可抗力的因素,主要还要指向人为的因素。“树人、立人”,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重视和彰显。不论处理什么样的事情,“生命至上”是必须践行的理念。试想,各行各业,每一个人在处理各种事情如果能够把“生命至上”放到首位,一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就可能避免。如果对这种对生命漠视的思想追溯根源,教育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给涉事相关方和局外人留下的思考却是很多的。开学季,除了这些让人悲戚的事件,出现在不同校园的围绕孩子入学的各种怪异的现象则更让人难以理解。就上学的本身而言,只不过是未进学堂的进入学堂,已在学堂的重新回到学堂。既有地域的变化,也有原地不动的回归;就学生而言,可能是身份的变化,也可能是级别的变化。但不论如何,仅仅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可是,就是这种原本平常的事情,却让学生及其家庭产生如临大敌的恐慌感。对待入学的孩子,可谓是众星捧月,前簇后拥。大包小包,方面似托运工般劳作着,而孩子则背着小背包优哉游哉地吃着零食、喝着饮料。即将离别,是千叮呤万嘱咐,煞有漫长的别离将至之势。从为人父母的角度看,孩子在自己的眼中是永远长不大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无法改变的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残存。尤其是在小皇帝小公主遍布的当下,经过几代人、多方面的娇宠,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患有“残疾”(独自生活和生存能力欠缺)。这样,当孩子从硕大的庇护羽翼下离开时,放心不下也就变得正常了。
不错,在家庭永远是孩子,但到学校,投入社会就不可能再享受家庭的待遇。社会的大染缸光怪陆离,如何适应和对待,如何培植抵抗力,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需要自己独立去面对。而这种能力的培植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教育。独立的意识,自由的精神是每一个健康健全的受教育者都应该具备的。身为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两种品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孩子要具备这种品质,不是家长顾前顾后的嘘寒问暖,而是要适时地放手,为孩子创作独立成长和发展的时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有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舍得放手,孩子才能够有机会开发自己的潜能,好好地历练自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使命,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助力。但是,从教育的要义审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灵魂的塑造则是核心的使命。经过教育的引导驯化,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终极指向。而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除了需要要担当大任,家庭更需要理性、理智。只有全社会和谐互动,为教育创造和谐发展的时空,受教育者在其中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如果社会真正发展到这种程度,每到开学季也就不会出现“全民总动员”的热闹与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