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所谓的“副科”时,应学生的要求,留下一些时间让他们完成数学作业,也“胁迫”他们答应要求:做作业时不得交头接耳。
巡视时,发现一名女同学在看课外书,就问:你为什么不做作业啊?她说:做完了。我有些诧异,因为其他人都在写作业,就说:能拿出来让我看看吗?
她稍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话地从书包里把练习册拿了出来。我一眼就发现了错误。
题目是这样的:把一根长3分米、横截面是边长5厘米的方钢,铸造成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体铸件。这个铸件的高是多少厘米?
她列出的算式是这样的:
30÷(5×5)=750
我说:30除以25,怎么能等于750呢?
这句话的意思她懂,这样的错误自己也能发现。可她的回答让我发蒙:“是不能等于。可我是问前面的同学的,他就是这么写的。”
当时,“好为人师”的嗜好没有忍住,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每一步算式都是有道理的,是吧?
嗯。
有两个物体,一个是?
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圆柱体。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体积相等。
能不能求出圆柱体的体积?
能,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怎么列式呢?
30×(5×5)=750
(说完这句话,她开始动笔修改算式了。之后,对话继续。)
题目做完了吗?
没有,还要求圆柱体的高。
会做吗?
会。用750除以圆的底面积,10的平方乘以3.14. 算式是750÷(10×10×3.14)
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明明本子上的答案是完全错误的,且莫名其妙;而她能顺畅地做对题目。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我没有给出任何指导,可能是她心理上有了依靠,认为老师在帮助她。
还有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本子上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她没有顺势往下做,而是把本子收进书包里。
事后,我也好好地反思了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存在就是合理的。
做题的结果是绝对错误的,但得出这个结果的方式却是合理的。写在纸上的结果是静态的,但错误产生的过程是动态的。如果不能清晰地洞察产生错误的过程,就不能真正纠正这个错误。就这个案例来说,只从结果看,会觉得匪夷所思,可能会把错误产生的根源归结于该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更有甚者,还能与性别联系起来。
从纠错的过程看,该生是完全有能力答题的。问题的根源出自该生不自信的心理。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出现错题,即使老师没有批评她,但苛求别人(师长)许可、赞扬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认为自己的努力被证明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转而求其次,不要被老师批评。那些能被老师认可的同学的答案是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的。时间一长,对自己的不自信,慢慢转化为一种对他人的依赖。前面男生的答案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于是就无原则地选择相信对方。
我想:该生之所以不在我的面前继续做题,可能是担心接着出现错误;仍有可能沿用既往的方法完成作业。表面上,我好像帮助她做对了题目,实际上,对她自信心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有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