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晴
世俗世界的人,往往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知道斤斤计较眼前的事物。他们以实用为权衡价值的标准,有直接而实际效用的事物,就认为它有价值;没有直接而立马显效的,就认为它没有价值。殊不知许多东西的用处虽是间接而不显著,然而其重要性却远远超过了那些可以立竿见影看到效用的事物。
世俗的人,限于小知与无知,往往有眼无珠而不识大才大用,在《逍遥游》里庄子讲了一个看似“大而无用”的葫芦的故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了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土里,长大以后,结出来的葫芦有五石容量那么大。把它拿来装水,以它的坚固程度却不够;把它剖开做成瓢,又没有这么大的水缸容纳得了。我觉得它没什么用处,就把它打碎了。
庄子说:您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会制造不皲裂手的药物,能保护皮肤不被冻裂,于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游客知道了这个药方,愿意以百金的高价购买。于是那个宋国人聚集族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挣到的钱很少,现在卖出药方就可以获得百金,就卖给他吧。游客得了药方,就去游说吴王。越国入侵吴国,吴王便派他领兵,冬天和越人展开水战后,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国,于是得到了吴王的割地封赏。
庄子继续说:同样是能保护皮肤不冻裂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仅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导致的差异。如今您有那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腰间做腰舟,借此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用呢?可见您的心还是混沌没有开窍啊!
同是一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法使用它,便产生了相异的效果,世人的确不善于用其大。其实,表面上看着大而无用的东西只要把它用在应该用的地方就能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就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眼光,善于在一堆无用的事物中发现优点,并加以利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没有用的人,身上也必定有他的长处。
庄子在《人间世》中也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无用之美才是大美。
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石的木匠来到齐国,路遇一颗奇特的参天大树,很多人都在围观,但石木匠却一眼也不瞧就走了。他的徒弟大惑不解,于是问道:“自从我跟着你学手艺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树,先生却为何不肯多看一眼呢?”
石木匠回答说,那不过是一颗没用的树罢了,有啥好看的?如果用它做船一定会沉没,用它做棺椁很快就会腐烂,用它做器皿很快就会损毁,而用它做门户柱子定遭虫蛀,这刻树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所以它才能活这么长。
到了晚上,石木匠梦到那棵巨树跟他说,你不要将我同可用之木来比较,那些有用的树,哪个不是被人们剥果实折枝杈、削拉砍伐,不能寿终呢?而我之所以能得以保全寿命,这无用就是我的大用啊!你我皆是“物”,况且你都快要死了,还要这样议论我吗?
石木匠恍然明白自己只用常理来揣度它,真是太无知了!他只看到了这棵树的无用,而不知无用才是大用。看来正如这巨树说的他已经要死了,是心要死了。当把所有的东西都物化,都拿来衡量有用、无用的时候,当心中只有物质利益的时候,人就变得利益熏心、急功近利了,这个时候就完全感受不到“无用”的妙处了。
就像文中这个石木匠光顾着行路赶工,倘若他能在那颗“无用”的大树下歇歇脚,享受那遮天蔽日的阴凉,就一定不会对它不屑一顾了。假若停下脚步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那他的心情也会愉悦很多,让自己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有趣很多。他不肯把时间花在无用的事物上,一味去追逐“有用”的东西,自然就感受不到悠闲之美了。
有时候,甚至以健康和生命的代价而为“有用”来买单。一位朋友曾是一线大城市里非常有名的医生,要想挂他的号实在太难了,夜班看门诊的号有时候都有四五十号,有时候还需要警察来维持患者的秩序。为了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名声,为了这些“有用”的名利,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没有一刻能够停下来好好欣赏身边的那些“无用”的风花雪月的美。
终于,他在一次体检中查血,检查发现他患有“白血病”,他才五十多岁,这下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提前退休,前半生拿命挣钱,而往后余生就是拿以前挣来的钱来买药保命。这场病让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了,让他在退休生活里感受到休闲生活的妙处,从此,他的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无用之美是为大美。”真正的“美”是情感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识的。无用的美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可以慰藉脆弱的心灵,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这种来自心灵上的力量,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当我在业余时间读点庄子的书,写点读书的感悟,做这些看似对工作无用的事情,却让我感受到文学之美,感受到中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之美。庄子的文章总是让一颗在喧嚣世俗忙碌的心灵沉静下来,总是让人的灵魂有所皈依,总是让人能够从物欲的折磨中解脱出来。
工作等这些有用的事情让我们有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而业余爱好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却能让你感受生活的乐趣、工作的意义,感受到人世间无所不在的美。一个人的心往往被囚禁在世俗“有用”的牢笼里,只有心灵超越这些物质的享受和羁绊了,放下这些“有用”的利益,在“无用”的事物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里点点滴滴的真爱与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