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说服》中读到了一个“标签法”的妙用:将某一特质、态度、信念或其他标签标记在某一个人身上,然后对这个人提出与标签相符的请求,往往会有奇效。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赋能”么?或者用得极端一点成为“洗脑”?
别急着下结论,先听我讲个故事吧。
我有个奇葩老兄,脑洞清奇,打小就很另类。他在20岁的时候,突然跟我说了类似这么一段话:
时光本应逆行倒转。我们应该生下来就年老且经验丰富,然后随着时光流逝,我们应该越来越年轻,直到某一天走进娘胎,消失于这个世界。如果那样,我们就会明确知道这一生该如何度过,人生中做出决定也会更容易,事后之智也会变成先见之明。
那个时候的我是个天真浪漫的少年,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三个月前,他来给我讲述了他30年的人生故事。我也完全是当故事来听了。
他说: 一个人要先搞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在现实中按照对应的特质去生活;也就是先解决to be的问题,然后再对应to do的问题。
以下是他自述的故事。
年少时,小有才华,锋芒毕露。做人做事完全是放飞自我的状态,最大的追求就是要自由和要爽。这就是他对那时自己的认知。他喜欢那样的自我定义,他也完全活成了那个样子。
然而,现实并不会配合他来一场自由且爽的人生演出。十年时光,任他自命不凡,还是没能混出个样子来。
三十而立,德才兼备,沉稳内敛。十年后,他给自己换了一套人设,从此,他不再因为别人如何所以如何,而是自己本应如何才当如何。比如,他不会因为对方冒犯就会生气,因为他认为他是有德行的人,时刻以自己的人设来行事。短短三年,事业和家庭都成为了我们同辈的楷模。
如今的他,做人做事,收放自如。他认为自己在想象中已经活过了一辈子,回望一生的时候,对自己的活法甚是不满,一觉醒来,就换了个活法。
换个标签,换个人设,活法就随之改变了。这就是我那奇葩老兄的故事。
如今看来,标签背后是认知的差距,人与人之间认知不同,体验到的世界就千差万别,人生的故事自然是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