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一
把文章的题目敲下后,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去说这个话题。因为,这实在是太正常,又让人不得不习惯的状态——孤独(孤独这算高层次的叫法了,一般人顶多算个寂寞,更多人顶多算个无聊)
在深圳这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里,我常常和别人吹嘘,我从小学到研究生同学,能找出300人以上的熟人。但今天下午,我只约了,每次都约的一个大学同学,去星巴克喝了杯咖啡。而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去的,带着满格手机去,带着没电手机回来。而我去星巴克的目的,除了看帅哥美女之外,更多的是找点儿人气。对,有人的地方。
在深圳,如果按熟人来算的话,我何止认识300人,我估计我能认识1000人。我们一个村,到深圳打工的就不止1000人了,还不加上我的各种三姑六婆、各种同学、各种莫名其妙的关系(此处不宜细说)。然并卵,我大多数时候还是一个人。
我时常想,作为一朵被人称赞为“交际花”的人,我为何经常一个人?
是我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吗?
是我不去约同学朋友聚会吗?
是我不想去认识隔壁老王吗?
我妈做过饭以后,就躺着床上嗑瓜子了,外面下着雨,她没处去,就算不下雨,她也没出去。我也是一样。
为什么?
我是一个独处能力很差的人,当我一个人长期闷在房间里时,我会抓狂,我会觉得这个时间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会感觉到恐惧。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我上厕所也抱着手机,我没事也要刷朋友圈,我不停的登陆陌陌。
为什么?
2
我们普遍缺失独处能力
我想从“交际”和“独处”这两个能力说起。
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常常教我们,要如何与人打交道,要如何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可却从来没有教过我们如何独处。
我们的父母,也常常教育我们,要我们同小伙伴玩,要我们出门叫叔叔阿姨,可却从来也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独处。
长大后,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从一个多人宿舍搬到一个六人间、四人间,再到两人间,却从来没有学会独处。
我想是独处能力的缺失,让我们踏入社会后,变得无法适从。起码,我是属于这种情况。
3
乡土里的"熟人社会"正在远去
其次,我们再说说“独处”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普遍化的生活状态。
在我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这种孤独的感觉。想捉迷藏,门口吆喝一声,小伙伴们立即丢下碗,就可以玩起来。放学回家,校门口定点定时集合,还是一路偷着隔壁村的橘子回家。暑假要写作业,搬起板凳到马路边上一放,隔壁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个家伙和你一样悲惨。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地域、朋友圈子、亲朋关系,是固定的。这种固定,成为了费孝通笔下的“熟人社会”(强烈推荐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在熟人社会里,我们因为“地缘”构建了“人缘”,“人缘”组成了“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成为了我们的情感寄托。我们和我们的小伙子,不过方圆五里路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去湖北念书,他去了深圳打工,他去了北京寻梦,她嫁到了四川沟里,她还在留守闺房。我们的“熟人社会”被打破,流动性成为了常态。我们的邻居不再是狗蛋,而是洋气的goudan(英文名)。在乡里,我妈吃过晚饭,可以组一桌牌,但现在,她无处可去。
(我很久之前在个人公众号写了另一篇文章《我所处的时代变化:从固定到流动》,说了流动性介个问题)
当然,新的熟人社会也有可能构建,但这需要你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同一个小区的人,有可能会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熟人社会。但前提是,你得买得起房。(这里不做论述)
除了流动性,生活模式的单一化、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也加重了我们的孤独感。城市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朝九晚五,年轻人大多要加班。工作,几乎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时间,我们常常自诩为“加班狗”。长时间的加班,让我们没有多余的上班、下班的生活模式,久而久之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一个明显的例子,一到周末,我们选择睡觉。
4
学会独处或许是适应孤独感的最佳方式
如何摆脱这种孤独感?
别想着,孤独将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生活状态。所以,无所谓摆脱,更准确的说是适应,去适应一个人的孤独。
我没有更好的招数,只能培养自己去适应独处、学会独处的能力,让自己的内心变大强大,学会和自己对话。
我正在尝试去丰富着自己的生活,我去旅游、我去健身,但效果时好时坏,我无法提供给大家更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你有,请留言告诉我吧!!!
写在后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别纠结,觉得自己是在阐述一个特别大的概念,没有办法把握好。但终究还是憋了一点儿,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客官,喜欢本姑娘就关注下,会不定期更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