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来电话了!
接听键。
—“喂,请问是方同学嘛?”
—“嗯,你好,请问你是?”
—“我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同学)……”
—倒吸一口冷气,看时间18:02,“…吖,不好意思,我把这茬给忘了……”
有趣的是,这位原来有点帅的老师也心有灵犀地晚到了,再次改时间18:30,暗自庆幸。
5311,进门。
—心理咨询室值班同学,“请问同学要喝点水嘛?”
—哇,有点温馨,“好”
于是,手里多了一杯水。
—“请随我来”
—“这里,请进”
5305,为表示礼貌想敲门。
手里,一杯水、一只手机、一把伞。
嘿嘿嘿,腾不出多余的手,藏起来理理手里的东西再进去。
5305的设计,进入一扇门,再进入一扇门,最后一扇门到坐下来聊天的地方还有一个沙盘,沙盘后还有一个不高也不低的柜子,像屏风一样正好挡住了视线。(稍稍往左边一站,里面便看不见外面)
咚咚咚。
不知道是老师听见了敲门声,还是疑惑今天这个预约的小可爱(没错我就是小可爱!!!)怎么还没进来,起身相迎。
惊!这位老师好像有点帅!
接下来是我的表演时间。
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自述—聊天—总结。
自述问题:公众场合上台讲话太怂
可能的状况:
1、自身要求高,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糟。(对自己来说,目的是想要比原来更好一些,直至靠近、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实际情况本来便从主观出发。但这么说可能是想要给更多的一点自信吧,表示接受)
2、闪光点是天生的(不同意,更愿意相信主观能动性的力量;不认怂!但愿意接受总有人比你闪亮比你棒,接受之后,更多的是希望靠近)
3、你有把稿子背下来嘛?(不够,不够熟!)
4、你很敏感别人对你的看法?(是,敏感。但该敏感会不会导致直接的行动,看心情;其实讲开了,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不是那么重要”结论的得出,有时候却需要另一个人的肯定)
……
总结:
1、背熟
2、练习(在现场,比如教室、剧场甚至走在路上等,尝试训练,例—默演)
3、认清自己现实的状态(问自己、问他人、录视频)
4、找差距(TED、我是演说家…看大佬的闪光点,并模仿学习)
5、实战演练(为自己创造机会现场演练,例—比赛、课程、直播……)
6、循环前进
到现在已经正经地见过三位心理老师啦!
第一位,高三,压力问题。
特点:一位蜀黎,善于提供经验及方式方法(老师讲得比较多,可能是老师风格,也可能是自己不太想讲话,老师为了不冷场吧。但重要的是老师的经验的确有效)
第二位,开学初,人际关系(一对一)
特点:小姐姐,善于启发我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讲得比较多,比较累,费脑子;但看得出来小姐姐很用心地听我讲)
第三位,学期末(今日),人际关系(一对多)
特点:帅气的小哥哥,善于提问、理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讲话不少,难道是这位小哥哥太帅的缘故?好吧,正经脸。相较于前两位,有了更多的平等交流,不论从谈话的量上还是内容上来讲,更对等,更开心)
番外:听说,今天浙中医大的天空格外美!
附空间某小可爱大作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