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巨婴国》,很不错很不错的一本书,武志红老师的精心之作,故文章的题目也就摘取了他书中的一个论点。
原话是酱紫说的,“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为什么武志红老师会提出巨婴这个概念呢?他说他的灵感是来自冯小刚的一部电影《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看了一遍,在读到巨婴时,为了体会到作者当时设想巨婴这个概念的场景,我又再次看了一遍这部电影。
电影讲的是河南大荒时期的故事,拍摄角度很真实,也很震撼,看过的人无不为之触动,里面就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军官在大灾之年跑到妓院去嫖娼,嫖的对象是电影中老东家只有17岁的女儿,这军官嫖娼的方式便是往那儿一趟让老东家女儿伺候他,军官宛如一个婴儿般让老东家女儿照顾他。武志红老师就是看到这种场景脑子里才闪现出巨婴这个概念。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巨婴国》中将其放到国人身上的具体表达为:全能自恋性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踏踏的自我。
因为一个人有生理年龄,自认也有心理年龄,这里面牵涉到了太多的心理学,其中国内精神分析学界有这个一个基本共识便是,中国人的集体心里年龄还没有超过一岁,还停留在口欲期,而他们的判断依据便是,中国人太能吃了,凡是吃为爽,中国吃的文化太发达。
婴儿的心理主要是三条,当然这个不是我说的,第一叫母婴共生,第二叫全能自恋,第三叫偏执分裂。
对于这三条概念我就摘取下来,大家顺便可以看看:
婴儿生下来六个月的时候,他是完全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玩都得靠母亲伺候,而且,这个时候他的主观意识其实是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之间的区别,所以这个时候婴儿和母亲是共生体,这就叫母婴共生。
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它本质上是一件事的两面,这就是婴儿的心里状态,他觉得自己是神,所以叫全能自恋,如果没有得到满足,要么绝对愤怒的表达出来,要么就是我干脆毁了自己,这就叫偏执分裂,世界对他来说没有灰度。好了这便是对三条概念最好的解释。
婴儿尚可称为母婴共生,但是如果这个概念放到成人身上,便成了病态共生。
在当代中国,这种巨婴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结果便是,社会的戾气很重。
大部分人已经学会的极端的表达方式,比如在互不见面的微信上,便是各种污言秽语,今日头条的有些评论中简直不忍直视,极端表达,仿佛成了发泄对社会不满的一种途径。有些极端便是表达在行动上。
比如街上一个摔倒的老人,你要去扶他,好了,他之后很可能就会讹上你,原来我们总是说这些老人道德素质低,没教养,但在武志红老师看来,这些老人不过是老了的巨婴罢了,在自己受到一些不如意之后,便偏执分裂般的去找一个外在的因素去将自己的怒意迁徙过去,这就好像我们真的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像婴儿般,也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年龄,这便是婴儿最好的写照,只不过,这些婴儿长大了。
一个人算不算巨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是否在自己的脑子当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