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5 恬淡生活,一百年就这么过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所以有道的领导者曾经说过:“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会遵纪守法;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存在感应关系,这个关系在生活中也处处存在,比如你的欲望和健康。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我们清晨起来今天接着来学习《道德经》。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五十七章,五十七章前边老子讲了,如果领导者没有按照“道”去做事会引起什么后果,真正按“道”做事应该什么样呢?
老子接着讲“是以圣人之言曰”,什么意思?首先我们再次强调,老子《道德经》里边的“圣人”并不是那种我们说做学问做大了那是圣人,比如说孔子是圣人,那是后世讲的,老子《道德经》里的圣人是谁呢?就是有“道”的领导者。
老子这句话“是以圣人之言曰”,什么意思?老子说,所有那些有“道”的领导是这么讲的,老子特别清楚地说,我下边这些话是引用了这些有“道”的领导者讲的话,这说明老子在写《道德经》的时候,引用了很多上古时代国家领导者治国的格言、治国的思想。老子做科研非常严谨,人家写论文我哪部分引用的我都给您写出来,标注出来,所以您看老子治学严谨,在那个时代人家写书就这么严谨了。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言曰”,上古时代这些有“道”的领导都说什么话了呢?下面这四句是老子本章的落点,也就是前边全是为了后边铺垫的。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几句话含义是一样的,都讲的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感应关系。也就是说,前边说了容易怎么乱,下边怎么乱,为什么乱?为什么“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为什么“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为什么“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为什么会这样?老子讲,看似讲社会现象,但是实际上跟你这领导者非常有关系,到底什么关系呢?我们一句一句来聊。
首先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这“无为”又出来了,很多人把“无为”解释成我什么都不做,我什么都不做,那老百姓自己就好了,您想那可能吗?公司领导者上班什么都不做,一上班了我开始打坐,坐那不动弹,谁想拿钱,保险柜密码告诉你自己拿吧;谁想打架,互相打,顺其自然之道打去吧,打头破血流,那是自然之道;谁想把产品卖了,仓库有的是自己拿去吧,不管,我“无为”。这样您公司就越来越好了,业务越来越多了,您信吗?
为什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不是领导者什么都不做,而是领导者不为自己的利益去刻意作为,设置各种各样规章,我为自己去捞取,这是“有为”。所谓“无为”是放下自己的欲望,不为自己捞取,“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的,如果你领导者不为自己去捞取,你的员工之心慢慢就会被化掉,他就会跟着改变。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上下感应关系,如果你为自己,那员工一想你为自己,那我们也为自己,这时候他争斗之心就出来了,争夺之心出来了,他就跟你争夺利益;如果你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大家看你为我,人心都是肉长,我们也要为您、为公司,所以都来支持您、成就您,这时候他会放下争夺之心,朝一个方向一起努力了。
老子所讲的“我无为,而民自化”,这是有心理学基础的,就是我怎么对别人,别人会像镜子一样反射怎么对我,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学互动,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边,你碰到正常的人,大家人心都是肉长的,基本上是能建立起来这种互动的,我不相信一个人一辈子遇到的都是那种恶人,就是我怎么对你好,总对你好你还对我不好,这是不大可能的。
后面几句老子讲的“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其实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就是领导者和下边员工的感应关系,我们可以引申看来,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这种感应关系。比如说家长和孩子,再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心和身体,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的关系,心是领导者,它来指导我们身体去运转,心如果“有为”会怎么样?“有为”就是总想为自己去争取、争夺,我看到东西我觉得美,我一定要拿到,好吃的我一定要多吃,我看到美色一定要想办法去接近他,我看到美的房子我一定要拥有它。心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心“有为”的话,你的身体会很累很累的。
我说这话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比如是古代的皇帝,很多反中医的人就说,中医那么有效,古代皇帝身边都是御医,为什么皇帝活得命都那么短呢?比如说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短命,既然中医这么有效,御医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能让他长寿呢?皇上的病您能看得了吗?看不了。为什么?因为他没好好读《道德经》。其实皇帝的欲望太多了,他能控制的资源太多了,他如果控制不了欲望,老子讲了,领导者控制不了欲望是灾难。
比如说他有资源,他可以选美女,所以明朝的皇帝是在不遗余力地选美女,比如说从朝鲜那边选来美女,知道那边出美女,选来,甚至有的从西域选美女,选来以后充实到后宫里边去,皇帝看到美色他不知道控制自己,日日纵欲。这就是欲望太大了,他又有资源,结果驱动身体去劳累,过多地消耗。像我讲过薛立斋这样的御医,太医院的副院长,那种医疗水平非常高的人,但是他侍奉皇帝把他自己都累趴下了,累得都不行了,就特别劳累,您根本跟不上皇帝的脚步,您这边给他补上一分,他那边泻出十分,您说他能长寿吗?这是欲望驱动他不断地去消耗。
我们现代人当然欲望更多了,我觉得现代人的欲望,您所见到的东西其实比皇上见到的可能多很多,我经常这么讲,我们现在吃的饮食比皇上吃的要好很多,大家说真的吗?皇上吃得多好啊?没那事,我们吃的品种比皇上要多,皇上其实他做的花样多而已,可是他当时并没有条件把远方的食品给运到眼前来,因为有保鲜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您说这皇上,我们今天吃这澳洲龙虾,皇上吃过没有?没吃过,他都没见过。我们挪威的三文鱼生鱼片,切成片,皇上吃过没有?没吃过。我总这么讲,我这是来给大家比较一下,我们吃的帝王蟹,那么大的腿儿,皇上吃过没有?没吃过。他们吃的这些海鲜往往是干的,这些干贝什么能运到北京来就不错了。他们吃不到的我们都能吃到,一看这么多的美食,所以控制不了自己,您的心控制不了以后身体受累。所以很多人就这么吃着吃着,把脾胃给吃坏了。
我们所见到的、看见的,眼界比皇上看到的多,皇上往苏州走一次,从北京到苏州那都累得趴下了。您想乾隆皇帝的皇后都在路上累死了,都在路上生病死了,这是很漫长的旅途。但是今天我们可不得了,我们有的网友留言说,“我们现在要增长见识,我们聪明了,要不然怎么去跟别人交流啊,增长见识啊!”所以我们能坐飞机,一下飞到迪拜去,看帆船酒店;我们飞到马尔代夫去,看水里什么样,我们能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是见识增多了,欲望也上来了。那酒店里边的黄金马桶我家里是不是也搞一个?法国名牌店里这些名牌我是不是搞到家里跟姐妹们炫耀一下?见的越多,我们就越想去拥有它,我们为了拥有这些东西,消耗的是我们的资源,我们要加倍地去钻营,去找市场的空白点,去多赚钱,有的女士说我没有,我没有这样,我很轻松,那您是驱动您老公去多赚钱了。您会更多消耗,多赚钱就要熬夜,就要拼命地去工作。我看很多人为了生意每天到处飞,连夜要跟人谈事,身体就劳累,所以您的心“有为”的话,您的身体就非常非常劳累。
我现在正在考察一些长寿村,我此时就在海南的澄迈,在长寿村考察。您说人家为什么就长寿呢?过了100多岁人家还身体健康,我们60、70岁就已经身体憔悴了,好多人50、60岁就身体全是病了,为什么?你看百岁老人其实有共同特点,生活得特别恬淡、特别安静,人家没有多想,心里边特别简单,他也并不想拥有那些法拉利车和爱马仕的包,没想那些,很简单。每天起来日常正常作息,我们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这种生活,很简单,屋子里边都很简单,没有更多的家具。
您说他会因为没拥有爱马仕的包觉得自己不幸福吗?没有,人家每天看着远处的云彩、山上的云彩不断变化,我觉得其实也挺幸福的,我在这儿观察观察,我看山上的云彩走来走去,我觉得好像比看爱马仕的包要觉得幸福一些。其实坦诚地讲,我观察很多百岁老人的家里边,我觉得简单得是不能再简单了,但是仔细想想好像生活确实只需要这些东西而已,没有必要需要那么多东西。
这种感受,著名台湾女歌手蔡琴有过,她曾经被医生诊断出乳腺癌了,而且好像治不了了,她回家一想要死了怎么办?就把东西一个个送人,因为我死了以后这东西没用了,全部送人,就留下自己生活需要的,非常简单的锅碗瓢盆、几件衣服这些必要的东西而已,其它她觉得多余的都送人了,结果后来上医院去,医生告诉她,说诊断错了,你没得癌症,你什么事没有。结果一回来感悟到原来我的生活就需要这么点东西,原来那些东西都是多余的。
这种感觉我到百岁老人家里一看,我有这感觉,生活中其实就这点东西而已,我们多的那东西都是被欲望驱动去捞回来的,为了捞这些东西我们甚至消耗了许多身体的正气、很多能量,其实如果我们就这么简单地生活、恬淡地生活,比较安静,没有那么多欲望,如果我们的心保持这种“无为”的话,我们的身体自然气血通调、自然舒畅,我们的精气自然保持充沛,这也是“我无为,而民自化”在身体上的一个表现。
有朋友问了,说保持心里边“无为”,那是不是我什么都不做了?不是的,所有的百岁老人,您看他心里边特别安静、特别简单,但是每天都干家务活,甚至百岁老人还出去砍柴,这就是修行。实际老子讲的是心中要放空,但是身体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好,要去勤而力行,就是每天去做去,您看百岁老人的家里边全都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人家上百岁了,人家还每天擦桌子、干活,就是不断地去运动,保持气血的通畅。
所以从身体反过来看老子讲的“无为”,都不是什么不做,而心中“无为”,对自己“无为”,不要为自己的欲望驱动,去做什么事,为自己捞取,但是对基本的工作,我们要认真、扎实地做好,这是一种反证,所以老子讲“我无为,而民自化”,在身体上、在我们的健康方面都有它很好的解释,在家庭和工作里边更是如此,我们下边会接着讲的。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儿,明天接着讲老子的“无为”思想,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再见。注:本文章来自“罗大伦频道”,感谢罗博士的细心讲解,这里分享的是文字版,语音版可以关注公众号收听:大伦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