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幼儿园小班的儿子放学,下着雨,我把他的小雨伞都给他,让他自己撑着走。出学校小门的时候他自己把伞和上了,出了门自己又把伞给撑开,在撑开伞的同时他说了一句:“我好牛逼呀”!
当我们听不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你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1.“不可以这样说啊,这样可不文明了!”
2.“没教养的孩子才那样说呢”
3.“你应该说我好棒,我好厉害”!
4.认为孩子还小,随便说说,不需要特别关注和在意!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四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做法,看似我们引导了孩子实则这是无效的引导和沟通。我们家长只是告诉了孩子不能这样说,这样不文明,但是却没有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呀!所以孩子极有可能下次还犯这样的错误。
第二种做法,我们说“没教养的孩子才会那样说”!这句话背后实则是在否定孩子,告诉孩子他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
第三种做法,看似好一点,在我看来实则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随着孩子的成长,哪一天哪件事儿他没有做好的时候他会对自己进行自我否认“我不棒了,我不优秀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孩子就会没有自信,失去方向。
第四种做法,我也是不能认同的。我们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三四岁,正式规范行为、言语举止的好时候,此时我们看到了孩子言语的不规范岂可置之不理?
大家可以自行对号,看看自己平常是属于哪一类家长呢?不瞒大家说,我之前一二三条的坑都曾实践过……但是今天我是一个学习型的家长,是一个有科学理念和方法的家长,听到孩子那样表达,我转过身温柔的看着孩子说:“你知道哪些大哥哥们为什么会那样说吗?”(我猜他肯定是在哪里听到别的大孩子们那样说所以也赶快模仿实践一下,也许一句“牛逼”才是可以恰当表达他们厉害的方式吧!)孩子看着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摸摸孩子的头说:“那是因为那些大哥哥们暂时还没有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没有在自己智慧的大脑里找到一个更加优美,更加能准确表达自己厉害的词语。比如,刚才妈妈进教室看到你正在帮老师收凳子,你很厉害 做的很好,所以妈妈说“你好勤劳呀!”勤劳是一种特别美好的品质,妈妈和老师都很喜欢你的这种美好品质”
我们走到单元门里等电梯的时候,儿子看到另外一个小朋友用一片树叶拖着一只小蜗牛又脱口而出:“哇,你好牛逼呀”!我又笑着摸摸儿子的头提醒说:“我们现在可以开启大脑的智慧之门,找一个更优美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哦!”儿子看看我,开始思考🤔,见他思考不出来,我赶快看着那个小朋友说:“你看到小蜗牛很孤单,所以愿意带它回家并照顾它,是吗?你好有爱心呀!为你爱心和善良点赞”
这就是言传身教吧!孩子还小,一时找不出更恰当,准确的词语来很正常。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带着孩子一起,慢慢的来丰富和规范他们的词语,假以时日,一个有涵养,彬彬有礼的优秀孩子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