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事小君最近主持了一场失败的活动。
忘词、动作拘谨、解说生硬。幸好只是部门内的小活动,才没有把人丢到外面去。结束时,她胀红着脸下台的样子,真如同被架在火上烤过一样。
而领导的失望是不加掩饰的。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次她成功的至死方休了。
不得不说,她错过了一个刷印象分的好机会。
二、
两年前我在昆山出差,陪同的有一位年轻的销售副总。
有多年轻呢,彼时他才27岁。又是农村人,在昆山没有半点人脉和根基。
晚上,酒酣耳热之际,我打趣地问他是不是做了老总的乘龙快婿才爬得这么快。
他狡黠地笑了,说乘龙快婿没有,不过老板姑娘的婚礼倒确实是他一手操办的。
原来,老板本打算从外面找婚庆团队,又苦于不知哪家策划的好。
他知道后,便向老板毛遂自荐,同时很快递交上了数个方案。
其实,他哪里有主持大型活动的经验,不过是在学校的时候主持过一些小型活动而已,但他想,既然有这个机会,一定要让自己进入老板的视线中。
毕竟用了心,婚礼举办得很圆满,他也成功的“木秀于林”,此后两年,一路节节高升,从部门主管,擢升到了销售副总。而同期进入公司的很多销售员,还依旧停留在原地。
三、
很多时候,不是领导不给机会,而是给了机会你都把握不住。自己先怯了场,不然就是硬着头皮上,最后却搞得不尴不尬。
大家都羡慕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的精英,轮到自己上时,看到下面黑压压坐着的人和一双双望过来的眼睛,就音不成音、调不成调,说话自带颤音效果。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不怯场?
或许,你可以试试置换法。
即,将场下的观众想象成不会动的,譬如稻草人,譬如南瓜,面对这些不会有反馈的“死物”,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放松的自我暗示。
初期,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练起。比如去KTV唱歌时,有意识的在唱之前先说一些话,譬如“抛砖引玉”呀,或者别的什么开场白,做到说的时候自然而然、淡定沉稳。
然后,渐渐过渡到更多人,更大的场面,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直至做到面对人群有如面对草人纸马,波澜不兴。
其实,所谓的怯场,归根到底是一种“自尊心”在作祟。所有的怯场,源于准备得不充分以及豁不出去。害怕在人前丢面子、出糗,于是选择了放弃、逃避、懦弱。
《老人与海》里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试试置换法吧,去试,去经历,去挑战。要知道即使是著名的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也脸色发白、四肢颤抖,何况我们呢?
台下多练习,多准备,上台后,就豁出一切——人生除死无大事,所以,这又算什么呢?
�
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亲爱的朋友,我需要你,我也等你。
如无特殊情况,每日更新,欢迎讨论交流。
如须转载,请直接简信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