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在国庆节的第一个休息日,得约个活动啊。这个大太阳天,只有室内玩耍了,我们的大年卡就派上用场了,跟同样买了年卡的慧姐就自动成团了。
《好奇的乔治》是一套系列绘本,主人公是一只名叫乔治的猴子和它的朋友黄帽子叔叔。乔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因此闯了不少祸,而黄帽子叔叔就是它的救星,关键时刻总能出现。而慧姐侄儿的表现,就像那只好奇的猴子,就叫他李乔治吧。
我们的第一个行程是小黄帽应急知识学习,让小朋友们学习一下应急知识。有理论讲解,也有实际操作,很显然李乔治是坐不住的,不是动这个,就是摸那个,还跳到讲课老师旁边,上窜下跳,把游泳圈扔的到处都是,把模具人的衣服打开。慧姐只是看着,过分了就大声呵斥一句,李乔治像没听到一样继续为所欲为,她也无奈地笑笑。后来,老师告诉他回到座位,旁边的家长也开始议论,让他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上课,慧姐这才上前去把他拖拽回来。
第二个行程前,我们找了个商场吃饭。吃完饭出来的时候,李乔治透过栏杆看到了下面的海洋球,太有吸引力了,必须要去玩儿玩儿。可我们明明计划好了要去另一个地方啊,而且票都买好了,所以不能玩儿海洋球。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干,一哭二闹三上吊,在商场门口上演了一出大戏,这次慧姐早已失去了耐心,拖着他就往门口走。僵持了十几分钟,李乔治哭累了,也就跟我们走了。
这一天下来,真的累够呛,乔治不好带啊。慧姐也抱怨着:“下次再也不带他出来了,还是让他爸爸带他出来吧。还好我自己没生娃哟。”
晚上,孩子们吵着要我讲《好奇的乔治看游行》,我一下就想到了慧姐的侄儿。但在书本中,当乔治闯下大祸,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会受到别人的表扬,还有黄帽子叔叔给他收拾残局。这跟我对育儿的认知很不相符,一度让我怀疑它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或者我是不是对孩子太严厉了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好奇心。
后来,经过思考,我还是觉得绘本乔治乔治跟李乔治有着本质的区别,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跟守规矩之间存在着平衡点。
首先,孩子的好奇心与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不是一个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好奇心是孩子们天生就有的东西,也是珍贵的,值得保护的,就像《好奇的乔治》里面所传递的思想,虽然乔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了很多恶作剧的行为,但都得到了大家的包容与谅解,是源于它对之后会产生的影响一无所知,而不是故意为之。好奇心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前提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不守规矩的烦人点在知道不可以做却偏要去做,而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而李乔治当天的行为,源于好奇心,但在经过大家的提醒过后依然没有改正,反而愈演愈烈,最后好奇心翻车,一不小心成了人见人烦的熊孩子,跟原版乔治的可爱大相径庭。
然后,好奇心跟守规矩是不冲突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需要放手,不要过多地给孩子的行为加上枷锁。比如孩子想试着从高处跳下,那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发挥吧,比如我们去溪沟玩耍,同行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的衣服沾水,那不沾水怎么玩儿的痛快呢,我直接授意我的孩子们:“你们随意。”结果他们干脆坐在水里玩儿了起来。而守规矩则是另外一种范畴,是人在社会中行成的行为规范,对社会有利,也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好奇心跟规矩不冲突,但必须在规矩范围内。
最后,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要思路清晰,分清什么是利于保护孩子好奇心的,什么是孩子越矩的行为。在规矩范围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