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得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鲁思.贝本梅尔
以上这首歌是摘自《非暴力沟通》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
这2天开始阅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给我的惊喜,真的很大,很多,即使我才阅读完全书的头三章,就让我有冲动写下我的读后感,我的感同身受啊!
当我读完了片头的那首歌后,我自己就陷入了思考沉思中,然后在书中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片面、零碎的一个观察。所得出的评论也是片面的,甚至,如果这个评论是消极的,贬义词的,将会打击到被评论的人。
文中还说明了一个观点: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也是我在看书前3个钟的感受。
今晚舅妈家打边炉,表姐叫上了我和我弟去。
因为我一向吃打边炉是吃不饱,所以在我喝下第3小杯的百事可乐后,感觉胃被汽饱了,我先就坐在长椅上,边和外婆聊聊天,边看其他小伙伴继续奋斗在打边炉中。
然后呢,因为今天是重阳节,住在离舅妈家不远处的表嫂发动群约:爬山。在打边炉期间,表嫂过来了2趟,第一次说怎么这么晚才开始吃?第二次说怎么还没吃完,吃了那么久?
所以呢,今晚的活动是,打边炉+爬山。
我坐在那,以为表姐们还要奋斗好久的,毕竟我刚离开桌的时候,二表姐才刚把剩下的腐竹啊、肉丸啊、青菜啊以及全部的香肠倒进锅里,就想着她们没那么吃完去爬山的。于是,我就和外婆吹吹水,顺便看一下电视。
因为我爬山,不喜欢穿拖鞋去的,所以是要回家换鞋的。我家也在舅妈家不远处。
然后,没想到的的是,不到好几分钟,表姐们画风突然大转,差不多一瞬间,她们集体放下了碗筷,由刚刚之前的狼吞虎咽之势立刻转变成了爬山小妞们,放下碗筷就出门去爬山的节奏。我看样,立刻回家去换鞋子。
然而,等我换好了鞋子,众爬山小妞们已经上山去了。因为这座山,尚在建设当中,所以是没有路灯的,一个人上去是不安全的,我就回家了。
问题就在这时候发生了,逆反心理也在这个时候埋下了伏笔。
我一回到家,我妈:“我怎么那么快就回来啦,她们呢?”
“她们已经爬上去啦。”
“我看,就是因为你yeyeba(客家方言,不知字怎么写*^*),所以她们就走了。”
我顿时深感委屈,凭啥就这样说我,我哪里yeyeba(就是指慢动作,拖拖拉拉的)了,我就立刻反驳我妈的评论,道出我的论据。
我妈:“这样说你yeyeba都不行,大了啊,反应这么大。”
我顿时立刻选择闭口不回应的策略,即使我觉得她的评论是不对的,她又不在打边炉现场,又不清楚具体情况的,凭啥就这样给我一个标签:yeyeba。哼,可如果我继续反驳下去,不用说,肯定是要变成她口中的顶嘴了,不听话了,越啥越啥了,所以不吭声是最好的解决的方法。
所以当我在睡前开始阅读《非暴力沟通》的第三章时,我真的觉得是知音啊,把我的感受写出来了,写的更理性了。
同时,真的非常赞同书中的一句话: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当然啦,也赞同书中表达的一个观点: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的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要努力加把劲,在生活中区分好观察和评论,因为逆反心理是真的存在的,万一逆反心理不小心出了恶语,而恶语伤人六月寒哪,只有好言一句三冬暖,才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经营的,亲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