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朋友们好,今天是白色情人节,我送给对面亲爱的你一封情书,这封情书可不是要向你讲甜言蜜语,也不是教你如何说,你可能会好奇:那到底是什么?别急,等我分享完这篇内容,你自然会得到答案。(此次分享的内容与观点分别来源于9本书,书单我会在文末列出。)
接下来的2条新闻,你可能看到过:
1.疫情过后,西安民政局复工,人们排队离婚。由于人多,民政局开启网上预约,实施限号办理。
2.热播剧《安家》孙俪饰演的女主被母亲勒索100万引发最大争议的话题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2条消息的背后映射的是分别是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都在处理三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我们有时会在各种关系里面纠缠。
①首先我们聊聊原生家庭
有个这样的故事:许多年前,一个小女孩几乎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成长,这争吵声就连逢年过节也不放过。她经常是放学还没到家,在路口隔着十万八千里,就能听到家里传出的争吵声。后来,她亲眼目睹了父母关系的破裂,再到后来她长大成人,上大学,参加工作。生活对于她来说也算是平淡无奇。她身边也不乏追求者,但都被一一拒绝,她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对于早期的回忆,最多的画面就是各种战火硝烟。母亲在她耳边唠叨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当初要不是为了你,……”这句话让她无力反驳,原生家庭在她心里的烙印就是,所有这些人间烟火的东西,最好离得越远越好,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一天她下班回到住的地方,看着夜晚的万家灯火,她此刻问自己,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吗?有没那么一天,有那么一盏灯是为我而留?
有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
有的人,一辈子治愈童年。
生活中有太多人,一生都没走出阴霾,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就像深植在心中的木马程序,影响着自己的各种抉择。
有办法清除木马程序吗?有:课题分离。
什么是课题分离?
就是能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你只负责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就要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因此才会确立自我边界。
故事中女孩父母的幸福与否是他们的课题,她无法为此负责,而自己如何选择过一生那是自己的课题,对不属于自己的课题,果断分离,而明白这一点才是是自我觉醒的开始。
成长,不是原谅父母留的伤,不是把自己伤痕累累的出身,美化得金光闪闪,也不是对自己糟糕的过去,感恩戴德。
成长,是我们看见父母那代人的局限和伤痛,不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在憎恨中毁掉自己的一生,所以最终选择勇敢突围。
成长是,我们用一路努力,把内心的阴影小孩一步步带到阳光下,让快乐和美好越来越多,让明亮和丰盈越来越多,多到足以穿透过往岁月的黑暗,并最终学会放过自己。
而接纳自己,才能创造世界。
这是突围原生家庭的必经路。
②接下来我们来聊亲密关系。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有提到,儿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类需求都是来自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本能。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关于归属感的感受以及确定他对家庭很重要时,他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去寻找谁能够给他带来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会提到这段话,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似乎逃不出一个魔咒“你最爱的人,伤害你最深”。
亲密关系为何伤害人,大多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心理误区。我们开始一段亲密关系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误以为对方拥有你所需要的东西。相处时间一久,发现不如自己所愿,很多人就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想要改造伴侣,期望对方可以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最后期望就逐渐变成了要求,对方没有完成要求,各种抱怨,以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为什么你会想要改造对方?为了弥补内心的需求,越缺什么,越想要往他人那里寻找什么。
缺乏父爱陪伴的孩子,终其一生在寻找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叫:安全感。
刚才故事中的女孩,在丢掉自己的心里枷锁后,终于遇到自己的有缘人。可是现实生活并不是童话故事所讲,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战争也时有发生。公主发现心中的王子根本就不如自己所愿,只能翻身一跃,自己骑上白马,挥舞刀枪,与怪兽作战。
婚姻专家朱利说过:“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如何破解魔咒?答案是:
1.认清边界,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也是不可被控制的,因为人是不可能“被改造”的。
2.摆脱受害者心态,戒掉抱怨,对自己百分百负责。
3.看到每件事是自己的内心投射,而不是“都是你的错”,或“都是我的错”,分析背后的真正原因。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识。好的婚姻不是失落的一角遇到大圆满,而是各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圆,与对方携手并肩。
每一段糟糕的婚姻,都是自己和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段好的婚姻,都是自己与婚姻共同成长的结果。很多满怀憧憬选择不同的人进入婚姻,会觉得这一定会和过去的关系截然不同。然而关系里即便你换了一个人,所要面对的每个阶段的考验和挑战仍然是一样的。
只要你还持有过去的习惯模式,关系就还会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所以,若希望拥有一段好婚姻,就需要发展出面对关系各个阶段挑战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渴望幸福的人终究要走上的自我成长之路,与跟谁在一起无关。
很多时候,我们都陷入了一个隐藏的心理陷阱,觉得幸福离自己很远,越是努力追求幸福,就会遭受痛苦的恶性循环。
其实我们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对幸福的过度追求。因为对幸福的过度追求,导致我们视觉窄化。幸福并非人生常态,接纳所有生命中的馈赠。 人这一生,难免风雨,爱和温暖才是永恒。
这位女孩一直走在突围的路上,庆幸的是,她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会持续在路上无所畏惧,勇敢前行。
刚才那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我。
如果你也或多或少找到些自己的影子,不妨这样调侃自己,历史上像牛顿、孔子、鲁迅、华盛顿等都是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啊。主动与原生家庭和解,做自己的主人吧。
不要等到把心头的朱砂痣变为了岁月的杀猪刀,才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为自己的选择努力过了吗?
一路走来,我不停在看一些心理学书籍,最初是为了疗愈自己,后来不断发现,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这也是最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认清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因为做好你自己,才能更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做好你自己,才能与周围的人更好的相处。
这就是我送给对面的你的礼物:做更好的自己!希望这份礼物来的没有太晚。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此次分享的观点与内容分别来源于以下书籍:自我发展心理学-《了不起的我》《亲密关系》《社会心理学》《原生家庭》《少有人走的路》《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母爱的羁绊》《热锅上的家庭》《幸福的陷阱》
我用王欣曾经在《北京女子图鉴》中写过一段话,在这里共勉:“我们这一生的最大理想,不就是把自己过好吗?不再重复上一代的模式,不必依赖任何人的施舍。按自己的喜好不断修正自己,将原生家庭、成长挫折、社会现实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最终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在做设计的这些年,或直接或间接的看到过很多不同的关系类型的客户,有全全为子女做装修决定的父母,也有有商有量共同选择的夫妻,更有为了装修中的某件小事,而闹翻脸的一家人,但大多是为了同一目标,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
佛家有曰:“佛渡自渡者”。
永远别忘了,在你我“自渡”的苦里,藏着“他渡”的甜。
年终岁尾,请对那个给我们递过“糖”的人,由衷说一句:人生实苦,有你很甜。
最后,节目预告下,笛子的设计与生活人物日志即将上线,为你讲述每个有温度的家庭的不同故事,你愿意成为我故事中的一员吗?
我是笛子,一名会吹笛子的软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