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学生家长沟通。遇到了不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旁听甚至手机全程监课,生怕老师划水或误导的,晚上十点多,还有出于对孩子不放心咨询的。一边为孩子担心焦虑,一边又对孩子充满信心,就在这样诚惶诚恐和将信将疑中,谨慎地选择和摸索着。
从独生子女时代开始,人才竞争空前激烈,孩子成为一个家庭的希望,竞争的焦点却在上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毋庸置疑是这场箭簇角逐的弯弓。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承担了远超义务的责任和使命。家长对孩子倾注的关注和精力,几乎成为学生先发优势的决定因素。而这种责任和使命,几乎伴随了孩子成长成才的每分每秒,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压力,虽然都是以爱之名,却未必不是两代人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这样的压力传导给我的信息就是:这个孩子多才多艺,过于优秀,知识点掌握得很牢,理解能力不差,不需要过多的复习,提前预习造成先入为主的错误理解,适得其反。综上,并不需要过多地补习,但倒是平时过于压抑,应该好好休整。我接过的最低小四,最高高三,家长无一例外,未知的要提前亮,基础好的要学奥数,排名优秀的要拔尖。只有二十分之一的家长会询问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长大懂事后,条件反射。
所谓知易行难,这里的知只是纸上谈兵,很少有家长意识到,户外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些更为基础和必须的能力,以忽略上述的代价来换取一份高分的试卷,是多大的风险和隐患?更鲜有刻意去培养和关注的。好在二孩政策以来,家庭环境会有所改善。又所谓知难行易,这里的知是创意观点,往往有了想法和计划,一切的实操都变得有迹可循,毕竟重复训练,扼杀了启发性思维。创造性劳动面前相形见绌,是孩子成年后无法弥补的缺失。
很少有家庭有条件逃离高考的必经之路,跳出现有的教育体系,独辟蹊径,也被视为国家手段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一道防线,学习改变命运,成为了所有中国家庭的信仰。而当补习班的广告铺天盖地,一对一个性化针对性培养的宣传下移到手机客户端,当周围的补习之风无孔不入,热火朝天的时候,谁能冷静下来,问关于独立个体的第一个问题:我(我的孩子)需要这样的补习吗?家长作为消费者,当你们拿钱买了心安和一枕好梦的时候,你们孩子的假期又泡汤了。
未来会不会变好我不得而知,至少选择性会越来越多。我们总在追求更多,而这些追求,成为生命这台独轮车的唯一动能,一旦失却便轰然倒塌。信仰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概念,也有它背后的经济基础为支撑。我有朋友说,你好好挣钱就是。但所谓的救救我们的孩子,我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