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阅读了《万万没想到》这本书,被这个名称破防了,本书用实证的角度去告诉我们,许多我们认为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缺乏科学的实证,或者是没有试验和事实来证明,一句话看了本书之后树立了一种思路,真是这样吗?如何证明。同时该书更多立足于中国人思维和西方人思维的差异性。给自己打开了一扇另眼看世界的窗口,我们传统的好多约定俗成的东西被质疑。比如说记忆,在平时的认知中觉得一个人的记忆力是特别神秘的,高大的,对记忆力超强的人都是报以强烈的敬仰,可看完该书后猛然觉得它好像也不是那样,圆周率背到6万多位,甚至10万多位有多少意义?
你背了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但是记忆力可以用来表演。人们一提《最强大脑》,首先想到的就是记忆力。这种表演级别的超强记忆力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们需要知道三点。
第一,正常人要是愿意练,也可以练成这么神奇的记忆力。
第二,再强的记忆力,也不能——用一句王朔的话说——“把胳肢窝变成海参”。
第三,特别强的记忆力,反而有害。
作者举了一个事例,2005年11月,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4岁的研究生吕超,在数台摄像机和众人的共同见证下,用24小时零4分钟,把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67 890位,而且中间没有出过错。这是当时新的世界纪录。接着2006年10月,一个60岁的日本人,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突破了10万位。
作者开始探讨他们是怎么背的呢?秘诀就是“谐音记忆法”,是“形象化”。这个方法来自古罗马和古希腊人就知道的“轨迹记忆法”(Method of Loci)。所有专业记忆力比赛,本质上比的都是想象力。参赛的记忆力大师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愿意艰苦地训练而已。而且他们除了记忆力这一个特长,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不凡之处。除了极少数真正的天才。
一般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给人看一张照片,过一段时间再回忆这张照片,他大概只能回忆起几个物体的轮廓,而不是具体的细节。想要让人记住细节,这个细节必须很不一般才行。如此不精确的记忆为什么还能让我们生存下来了呢?因为这种不完美的记忆力恰恰是一个进化优势!忽略细节,才能抓住要点。一本书的思想很重要,书的第38页第12行第6个字是什么则不重要。你得把记忆力用在关键的知识上。
所以真正实用的人才读书不能钻牛角尖,得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爱因斯坦说:“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不成体系的知识没什么用处。把超强记忆力训练法用于背电话号码和火车时刻表毫无意义。真正的牛人把精力用于追求更高级的知识。我们只有把大脑从不重要的细节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去想更重要的事。事实上,超强记忆法不但对学习无益,而且可能有害。我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有很强的结构性,知识点之间本来就有逻辑联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根据知识原本的逻辑和原理记忆。
超强记忆法追求的是用想象力另外建立一个联系!这等于是把已经搭好了的乐高积木先拆开再重新排列,不但多此一举,而且是破坏性的。超强记忆法用得越多,理解力可能就越差。所以练习超强记忆力不是做学问的正途,而是邪道。
有参加过记忆力训练的人表示自己因为记忆力提高,考试成绩也变好了——我说如果你把练习记忆力的功夫直接花在准备考试上,你的成绩会更好。
但是学习的确需要记忆。那么正道的记忆力,应该怎么用呢?咱们来说说怎么记住有用的知识。学习方法得讲科学。
作者在该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两种记忆强度,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我们以往在研究记忆时总是使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认为瞬时记忆只有不断强化才能成为长时记忆,而瞬时记忆会消失,而该作者介绍的两种强度,直接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他认为存储强度,决定了这个东西是否进入了你的大脑;提取强度,决定了你能不能把它回想起来。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大脑自动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不算。那些剩下来的,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下次再见到它,它在你大脑里的存储强度会增强,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见它了,它的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那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延长慢慢减弱。你对一个东西接触的次数越多,存储强度就越高。你对一个东西想的次数越多,提取强度就越高。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的一个关键结论是,提取强度越用越高。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且因为这个记忆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所以存储强度也增加了。
所以想要记住一个知识,我们得注重“提取”。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反复考自己,如记单词盖住一个单词的解释,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实在想不起来了再去看答案。科学家还发现,提取这个动作越困难,两个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既然如此,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不是天天复习,而是故意把它放在那里等几天,等到提取强度慢慢变弱了,我们已经有点“忘记”了,再搞一次测试式的复习。还是以背单词为例,科学的做法是多复习,但是每次都增大复习的间隔——·第一次复习放在一天之后;·第二次复习的间隔就要拉长,比如说再等一周;·然后是一个月之后;·然后等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然这只是一个示意——具体间隔多长时间最有效可能因人而异,关键是你得有间隔。有实验证明,哪怕第一次复习是在两个月之后,你感觉什么都不记得了,其实还是能找到一点印象的,这种学法还是有效的!所以要想记住,最好先“忘”了。
在日常学习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要去搞突击式学习这种学法其实是不对的。学得快,忘得也快。突击式学习应付考试很方便,可是将来如果真要用到这些知识,还得重新找书来看。因为学得太快,这些知识没有很好地“长”在大脑之中——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用记忆力的理论来说,就是突击式学习的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不够高。慢慢学才是好办法。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拿起来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那么在同一时期内交叉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记忆效果会好很多。其实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应该随时都有好几本书在读。一本书拿过来读一章就放下,明天换另一本书读,然后过几天再回到这本书接着读。这样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一下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如此说来,学习和工作还是不一样。工作应该强调专注,然而如果是学习,是你想要记住什么东西的话,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强记忆。
看到这里视乎明白了好多,存储强度想电脑硬盘,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它是不会消失而是不断增长的,但是如果没有提取、回忆、联想去应有,我们所记住的知识是会遗忘的,只有不断提取不断重复不断去应有记忆才会永久,才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