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书的理由
>> 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这个比喻说的真好。 人类为了有经验,为了要把经验保存起来,才创造字,才制作书写工具,才发明印刷术,于是世界上有了叫作“书”的那种东西。
人类所有的经验假定它一百分,保存在那叫作“书”的总仓库里的必然不到一百分。写成了书又会遇到磨难,来一回天灾,起一场战祸,就有大批的书毁掉失掉,又得从那不到一百分中间减少几成。虽然不到一百分,那叫作“书”的总仓库到底是万分可贵的。
我们如果不看书,要有经验,只能自己去历练,否则到处找人请教。如果自己历练不出什么,请教又不得其人,那就一辈子不会有太多的经验,活了一世,始终像个泄了气的皮球,瘪瘪的。所以读书很重要,通过看书,了解别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丰富自己到阅历,情感。
当然,仓库里藏着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跑进仓库就得注意拣选,非取那最合用的东西不可。古人云“开卷有益”,这个话其实应当修正。
所谓经验,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情,大部分关联到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实做的。所以读书顶要紧的事情,是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身的经验。随时能够“化”,那才做到“开卷有益”的极致。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顽固的人),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还有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玩世的人)。
青年应当抱而且必须抱的是第二种态度。要知道处理现实生活是目的,读书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许多手段之一。
要有正当的写作态度
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或由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必须把经验和意思向他们倾诉。
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练习就不得不找些题目来写(学校里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价值)。
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所以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我们必须有这种认识,才可以充分利用写作这一项技能,而不至于做文章的奴隶,一辈子只在文章中间讨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辈子不敢跟它亲近。
总结下:
第一,这些文章都不是无聊消遣的游戏笔墨,
第二,这些文章都不是魔术那样的特殊把戏,而是作者生活的源泉里流出来的一股活水,所以那样活泼那样自然。
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
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更要着重训练。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严格不是指老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气都透不过来,而是说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
阅读课要讲得透。叫讲得透,无非是把词句讲清楚,把全篇讲清楚,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诸如此类。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也是老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不下功夫或者少下功夫,是不行的。
马马虎虎地读是不值得鼓励的,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要教好阅读课,就要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