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带奔子参加某小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从一个教室参观出来,奔子悄悄跟我说:“妈妈,我送你一个礼物。”然后把一个黄色的折纸小兔放到我手里。
我猜是他从教室里发现并顺手牵羊了,就故意问他:“哇,好可爱,谢谢你!是你做的吗?”他说:“不是……我不告诉你。” 我猜对了,但我没有说破。我说:“妈妈很喜欢,我把它拍下来,留在手机里,然后我们让小兔子回家,好不好?”奔子不同意。
我的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两难的方案:“1,放任不管,我难受。2,批评指责,他难受。”两者都不可取。这时我想起了之前学到的:每一个错误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那奔子的正面动机就是--想拥有一个可爱的折纸小兔。他的这个动机很正当,只要满足了,他的“错误行为”就会自然停止。
我从校方发放的资料袋里找出两张A4纸,说:“我们来学着自己做一个折纸小兔,好不好? 看看我们的小兔是不是跟这个一样可爱?”奔子欣然答应,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做好后,我再提议:“咱们现在可以让黄色小兔回家了吗?”奔子就牵着我的手回到教室,亲自把小兔钉回到展示板上。
整个过程表面上我波澜不惊,其实内心很紧张。因为我是个“是非观念”很强的人,我的是非观一直在企图批判奔子的行为。我一旦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会无意中给奔子贴上“偷东西”的标签,给他带来“羞耻感”和“低自尊”。更糟糕的可能是:我的批评会在奔子的潜意识里造成强化,结果适得其反。
通过今天与奔子的需求共情,并尝试着只引导不批评,来处理这个“不小”的事件,我明白:原来“偷”不过是人们在面对自己没有,又特别想要的物品前,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达到拥有,而采取的行动。哈哈,我顿时对小偷的态度从以前的“鄙视”改为到现在的“俯视”。原来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没有长大的孩子。
而我们普通人从小到大,又有谁未曾有过这种“无能”感呢?只不过随着我们的身心成长,我们的能力也在提升,我们体验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正当的需要后,谁还愿意去做小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