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中正处青春的男男女女敢爱敢恨,《匆匆那年》中同样处于青春年华的男女疯狂般地拥抱属于自己的感情,无论友情,亲情,抑或爱情,总是带着一股子不考虑受伤与否的心去面对,他们疯狂,也因而让一大批现实生活中的同龄人感觉到现实青春的朴素与丝丝力不从心的忧烦,现实与梦幻的敌对,针尖麦芒。
十七八岁,青春,是很好的年华。
正熟的身体,滑润的肌肤,粉嫩的面颊,黑青色的眼睛,光泽丽人的秀发,以及健硕的肢体......除这些装点青春的外在特征,重要的还是一颗纯质,还未经外部矫揉加工的纯净之心,纯粹无黑色套路,是这最美年华的最美好见证。
周知,纯洁毋庸置疑地会带着某种无知的性质,而通常无知引发的是事情解决的难以完成或不彻底完成,然后就形成了经验不足的青年期里头想为而无从为的局面。愿意承担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承担,所以感觉一切的一切都难以着手完成。这段梦幻的年华处于成长的现实中,少了想象中的浪漫,多了蒙住双眼般的摸索以及咬牙的承担。
成长确实是件麻烦的事情。需要尝试的的勇气,需要承受失败的魄力,需要永不放弃的坚持,有时候也还需要精细的总结,必要时也需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这段最好的年华里,成长毫不客气地就成了主题,成了所有花季男女的过程及目标的结合体。
成长,走出应试教育的成长,得在被大多数出去打过工的人黑化过的这么一个社会里,有不择手段的诈骗,有明目张胆的抢劫,正大光明的偷窃,有为贩卖器官而生的绑架,还有为圈住免费劳动力的洗脑,有淫秽思想深重的偷窥狂、偷拍客......刚刚才迈出学校大门的十八岁,纯净透顶的十八岁畏惧了这个被黑化的甚或是事实如此的社会吗?我们能看到,能听到,甚至可能亲身体会过,那些个在社会中风里来雨里去,兜兜转转滚荡过的人在很多的事情上都或多或少地会考虑更多权衡更多,可能思想已经算得上是不纯洁,甚至生活中已经不可控地充满了很多格式化的套路。
然,不能畏惧。
十七八岁,青春,是极好的年华。
当你真正用自己的双眼真切地看到了这个社会,那些黑化的内容,或真,或假,已不再重要。既然已经在这最适合生长的时期里邂逅到了这么一个社会,那就张开左胸膛,全心全心地接受这个社会的打磨,迎其上。
接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冲突,甚至你会觉得这社会在某些方面简直是不可理喻,即便再宽大的心也会觉得自己压根就和它格格不入。这时候,不能像对待绝灭的恋情,阳关道独木桥两边走直接分手,也不能像处理破碎的友情,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
无论你和社会有多大的“个性”差异,好的方式绝对不是逃离,而是刚柔相济,像对待心爱的情人一样,先不离开,再暖化至融合。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都是要归于一个群体形成的环境的。
肮脏是有的,干净也确乎存在。抵制黑色,接受和希冀暖色调的美好,这是纯碎个体的普遍选择,也是主流价值观的推促。十八岁,是的,有很多种可能,有很多种暖色调的选择和惊喜式地塑造。
当然,你也许追求美好,而又觉得所处环境美好的点与你所希冀的不同的话,建议直面,行动进行时。通过细微,踏实又灵巧的行动 ,你,总能改变这个社会一点点,至少能,改变靠你最近的社会一点点。 不让它偏离得太寒碜。
社会已经中毒太深,自己要在这样的社会上生存就必须与毒相融炼成毒身,忘记美好,忘记自己以前在心中构造的真善美的人生?埋怨现实,埋怨打磨你的社会,在苦恼中痛苦地原地打转重复无甚意义的抱怨?不。先马不停蹄地守护住自己可感的真善美之心,再去为寻找适合如今社会状态的生存方式而努力奋斗,快马加鞭的途中,你会发现世界渐渐变得亲近而可爱。或者奋斗的基础是低了点,或者硬件也差了点,但请理智清晰却浪漫地相信,巧妇与勤妇,也是绝对能够做成无米之炊的。精神之炊,最是令饥渴消逝。
为这暖色调的世界,请在美好的年华里,努力打造一个持久自然的真善美的你,保不准,众积成海,还因而打造了一个,充满更强烈的真善美的暖环境。
十七八岁,青春,是最好的年华。
将来的刻,你一定能撞见,令自己满意的阳光明媚的自己,以及令大多数人喜悦的周遭小社会。
你只需努力,剩下的交付予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