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的族里大院的东北角小门出去,往北经过两个菜园间石头女墙的一条小路,再经过左边的晒场,往东北角不远处,就有一个很深的水塘。我最早看到有人钓鱼,就是在这个水塘里。
那时候大人钓鱼用的都是用烟熏过的竹竿,好像烟熏过的竹竿更有弹性,力道更强。钓竿大约五六米长,粗的部位有两指直径,头部非常细,跟发丝差不多。鱼线都是尼龙线,街上有卖,钓钩也是,浮漂大多是自己做的,用白色的鸭子翅膀上的粗羽毛的根部剪成一粒粒,穿进去就可以了,一般要十几颗。
我那时候大概不到十岁,站在钓鱼的人旁边观看。浮漂一大半横在水面,小半直角弯下沉在水下,如果一动,就牵动了我幼小的心,有鱼上钩了,动几下再突然下沉好几颗的话,是鱼吞进了鱼饵。这时候钓鱼的人可能还不拉,会等到浮漂一粒粒往上送的时候,再一挥,一条挺大的鲫鱼多半上岸了。
白色的鲫鱼到了塘岸的泥土地上,身子卷起来不停地跳,我会凑过去看个究竟,是肥还是瘦,也欣赏它在地上的舞蹈。鱼在地上跳的时候会把枯草和泥土沾上身子,就像给自己穿了衣服,却不好看了。钓鱼的人会迅速弯腰把鱼从鱼钩摘下来,放进挂到水里的鱼篓里。我只听到鱼在鱼篓里使劲游动击打水面的响声,看不到可爱的鱼儿了。
我在旁边看钓鱼看久了,有时候母亲会过来喊我回家,怕我掉水塘里。可是,看人钓鱼很好玩,感觉自己参与了其中,随着水面的波纹,期待的心也在荡漾。另外,水塘里的水草和葫芦也是很漂亮的,特别是水葫芦像小娃娃一样鼓鼓的,招人喜欢。我有时候会在水边捞几个玩。所以,母亲不让我看钓鱼也是有道理的。
在水塘钓鱼的,还有比我大一点的十几岁的小孩。
这些小孩的钓竿与大人的不一样,是弯曲难看的细竹竿,尾部也就大人手指那么粗,长度只有两米左右,也没有用烟熏过,看上去干枯粗糙,像是用了放牛用的竹条,说不定真是家里放牛用的竹条也叫篾扫细改造而来的。鱼线也粗一点短一点,鱼钩也大一点,因为价格便宜。因为钓鱼工具的限制,加上小孩身高手臂的尺寸小一大截,所以这些小哥哥钓鱼只能在靠近塘岸的近处放钩,近处因为岸上人走动的干扰,鱼不容易咬钩,这样小哥哥钓鱼经常浅尝辄止,经常换地方,成为塘岸上流动的风景。
不过小哥哥钓鱼也有比大人精彩的地方。岸边的鲫鱼少,但塘灿鱼其学名灿食蚊鱼也叫柳条鱼却容易在小哥哥钓鱼时上钩,塘灿鱼平时喜集群游动于水的表层,行动敏捷,岸边最多,咬钩很凶猛,吃住鱼饵一溜烟跑,把白色的浮漂整串拉入水下,引起水面波浪起伏,被小哥哥一拉鱼竿,又一溜烟跑了。塘灿鱼不好钓,小哥哥钓鱼拉杆的动作就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总是斜着把鱼竿挥上来,也能掉到几条塘灿鱼,运气好也有小鲫鱼上钩。
大人们钓鱼很沉稳,我看的是味道和意境。小哥哥钓鱼很浮躁,我看到的是热闹和趣味。
钓鱼看久了,知道在哪里打窝,什么时候该提竿拉鱼,心里就痒痒地也想去钓,体验一下把鱼钓上岸的快乐。到了十几岁,我开始筹划钓鱼。因为父母不喜欢我待在塘边看钓鱼,所以指望父母准备钓具是不可能了,只有自己想办法置办。
我家里人没有去山上砍柴的习惯,也没有竹林,细竹竿只能别处弄来,当然是谁家经常去山上砍柴最有可能连带把小竹子砍回来。乡下砍来的柴都放在一楼走廊上晾晒,干燥了就可以烧柴火,我就先在大院邻居家找,结果没找到。我想一个人钓鱼不够有趣,找个伙伴一起就有帮手又热闹,就鼓动了院子里比我大一岁的小伙伴。这个伙伴人黑黑的,喜欢到处野,经常和比他年龄大的哥哥们一起玩。他听说我要一起去钓鱼,觉得这个很容易,马上去哪里弄来了两根竹竿。然后我和他一起去街上小店买鱼线和鱼钩。我们大院南面小门出去就一条明清古街,也是镇上唯一的商业交易的街道,不远处的一家副食店兼着卖钓具。我们选最便宜的线和钩,大概几分钱就可以搞定。
做浮漂的鸭翅膀羽毛也比较容易弄,也是小伙伴弄来的。打窝的米,家里都有,米缸里抓两把放在塑料袋里就行。钓饵可以用麦粉凝固起来,用蚯蚓貌似更能让鱼上钩又不用花钱。我们就各自找了一个小铁盒子,在菜园女墙的脚下土质比较松而潮湿处挖蚯蚓,到处都有,三两下就够了。
这样我和小伙伴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水塘去钓鱼了。
我在大院东北角那个水塘下钩钓鱼的时候,看到的景象与旁观时又是不同。
这个水塘西边是通往村外田野的主路,人来人往;南边是民宅涌出人流的集中区,有下到水塘里的几道石级,很多叔叔伯伯爷爷在那边清洗挑粪用的脚水桶,一些阿姨奶奶时不时来洗刷一下马桶;东边是菜园,用篱笆拦住不让进去,过去是一个三透九明堂的大宅院,民国时候大地主的宅院;北边是水田,岸上倒是可以站人钓鱼。我发现可以钓鱼的地方其实只有水塘的西边。可是西边近路边的水域没有什么水草,貌似不容易有鱼来咬钩,又不能像大人的长杆长线把鱼钩抛进水塘中心区域。水塘的北边水域是水葫芦和水草很多,但也太多了,差不多半边都是,短杆短线找不到下钩的空窟窿。我只好先在西边近岸水域试试。
我用米在近岸两米处打了窝,把鱼钩从蚯蚓的一端穿进去到底,留在钩外面的蚯蚓还会卷曲个不停。我下了钩,看着漂浮在水面的浮漂,等待鱼儿咬钩。没什么水草的水面,经过风的吹拂,起了波纹,匀称地压过树立着的水下的一串浮漂,推动这水面的浮漂荡来荡去,蓝天和白云映照在水里。不远处传来村民在塘边清洗水桶的哗哗声。我等啊等,那一串浮漂就是没有鱼咬钩而不下沉。更可气的是,塘灿鱼偶尔列队从我的鱼竿下经过,却不下到深处咬我的鱼钩。我在西北的水域换了好几个地方,效果都差不多。
我看看在西边水域是钓不到鱼了,就去北边近岸水域找找可以下钩的窟窿。平时看那些水葫芦挺可爱的,这时候看着就比较烦,挡了水面,没处下钩,远处的水面又够不到。来回走了好几遍,终于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窟窿,我开心地打了窝,下了鱼钩。不一会,果然浮漂动了一下,我赶紧拉,却拉不上来,鱼这么大吗,啊,钩到塘里的树枝了,再使劲,鱼线断了。我醒悟过来,这水塘其实是放了鱼苗的,养鱼的人为了不让人偷鱼,就在鱼群集中的北面水域丢了很多树枝,我的鱼钩就是钩到了树枝,断了线。
我不甘心,换了鱼线和鱼钩,回到西边水域继续钓鱼。这一次我就死守一处,后来总算钓上来几条小鱼,就是塘灿鱼。收工回家的时候,一共还才钓到三条小鱼,不到二两重。我的邻居小伙伴比我好一点,也有几条小鱼,就是鱼线没有拉断。
回到家里,父母问我钓了多少鱼,看我钓的鱼实在太少,说喂鸡还不错。我就把几条塘灿鱼扔给红艳艳的公鸡,公鸡飞过来啄到小鱼,三两下就吞进肚子里了。我在想,应该去田野的水塘钓鱼,那里说不定能钓到鲫鱼,或许还有大鲤鱼。
去田野的水塘钓鱼并不是那么顺利。
与在村口的水塘钓鱼可以随时去钓随时收杆不同,田野的水塘没有明确的目标且路途有点遥远,因为是暑假天气热,我一早就出发前往。扛着一根细竹竿,拎着打窝的米和蚯蚓鱼饵还有一个装鱼的塑料袋子,走在田间弯弯的小路上,跟那些忙碌的农民伯伯相比,算是一个小小的闲人。
我第一个目标是东北角靠近马路的方塘,那是一个长方形的水塘,长的一边有一百多米,短的也有五十米,水很深,估计有很多鱼。我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塘边,看到水塘里插着大大的木牌子,用黑色墨水写着“禁止钓鱼”字样,对面的塘岸上还有人在走动,貌似看塘的主人。我只好去别的地方找水塘。我们生产大队的水塘还有四个,有一个在路边,水很浅,黄色的,一看就是过水塘,存不了鱼,我不甘心下钩试了一下,只有一米深,钓了一会儿,鱼漂一动不动的,真是一潭死水,就放弃了。我想起北面远处有一个荷花塘也挺深的,结果也是插了禁止钓鱼的牌子。我又折回到田野的中间寻找水沟连接的中等大小水塘,发现一个也是禁止钓鱼,还有一个没有插着禁止钓鱼的牌子,塘边水草间有小鱼在游动,中间水看上去还蛮深的,不时冒出气泡,看来是有鱼。
我选了水塘长边的中间位置,在两米远的水域打了窝,下了钩,等鱼来吃蚯蚓。不一会,打窝处冒起了很密集的气泡,果然有鱼。我集中注意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鱼漂,只见鱼漂突然下沉,力度很大,又浮起,再下沉,力度更大,很多粒鱼漂没入水里,随即鱼漂连串浮起,我一拉鱼竿,好沉,竟然提不上来,是条大鱼,鱼在水里乱窜,我拉紧线防止它跑了,拉到岸边时用力提上来,原来是一条少见的鲤鱼,差不多有一斤重。我直觉这也是鱼塘,只是主人没有插“禁止钓鱼”的木牌子而已,下意识看了下周围,没有人朝这边跑过来,如果有,那就是主人刚好在附近做农活,那就糟糕了。乡间一般人家都天天出工,主人承包了鱼塘估计种的田地也在附近,所以遇上主人家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他没有插禁止钓鱼牌子估计也是因为觉得用不着。我误打误撞钓了鱼塘的鲤鱼,得赶紧离开,否则惹上麻烦就不划算了,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我于是见好就收,在旁边芋田里采了大大的碧绿芋叶子,把鲤鱼包起来,不让人看见,再装到塑料袋里,打道回府。
回到家里,父亲看到鲤鱼,说下次不要去那里钓鱼了,那是人家的鱼塘,看到了要挨骂,脾气上来会把你的鱼竿折断了。不过,这条鱼没有喂鸡,而是烧成菜,可是鲤鱼不像鲫鱼,一斤重的鲤鱼还没长大,实在不好吃,远远没有钓到它时来得快乐。
后来我又去别的生产大队地方的水塘钓鱼,情形类似,基本都是鱼塘,没地方可以下钩钓鱼,而可以钓鱼的小水塘最多也只有一些零星的塘灿鱼和小鲫鱼,没什么意思。
紧接着我上初中了,学习紧张了,一心要靠读书跳出农门吃公家饭,学习成绩很不错,担任班长,在镇上算是一个小小的名人,读书读得很开心,也就渐渐淡薄了钓鱼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