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2月21日
傍晚时,撑着伞,沐浴着绵绵细雨,和高老师同行,她说:“挺好奇,是什么驱动你,每天都能保持精力充沛?”如此高评价话语,让我受宠若惊。那一刹那,脑子里,瞬间本能反应,嘴巴便率先蹦出几句话“我感觉,反正事情都要做,不断做事,应该就没有时间觉得累”!
我这几句算不得经典的话,恰好,今日,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其实,今日,一整天,事情很单纯……
早上,三人行,将近七点半出发,打车,至教委前面,吃面条、喝豆浆,然后,爬到教委顶楼会议室,签到时,发现签到表上,我们学校排在董家中学之后,是第二名,偌大的会议室不到五人。
然后,坐在第四排,静默等待,拿出昨天刚开封的《爱弥儿》,继续这场注定会长久的征程,批注勾画,时间往后,会议室便人声鼎沸起来,于是,写上日期,拍下照片,发给监督我读书打卡的好友,以图为证。
培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从八点至九点,然后到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再从下午一点半到两点到三点到四点;从4D课程理论建设到靶向阅读课到读文心谭课到自主推荐课层级目标课到古韵流觞课到群文阅读课再到最后的工作布置会;从历史视角延伸到课程实践创设;从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到具体可感的操作流程;由教学案例再辅之以语文教学资源(重新打造版的导学案)……
头脑在各位前辈海量的报告中、在各类课型各种理论的充盈中,在奋笔疾书的笔记中,在见缝插针的对教学资源的勾读中,在偶尔低声讨论中,在时而为笔录而拍照中,渐渐地,临到最后,本就脑容量缺缺的大脑更是有了“缺氧”节奏,呆呆的、滞滞的……
说说前文被遗漏的中午,休息时,吃饭,然后回会议室。一路上,匆匆忙忙,途中,还和师父讨论起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来,关于穆斯林,关于玉器,关于一个家族,关于爱情悲剧,这本被我看了两遍的长篇小说,犹记得,当时,愈到后面,愈是忍不住,心酸眼涩,看完后,唏嘘不已,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然后,又说到了王小波、莫言、沈从文,谈到了阅读与生活……回到会议室,还有三十几分钟,于是,又拿出那本《爱弥儿》,看了起来,略作勾画,一点五分时,眼睛累极了,便趴在桌子上,眯了一小会儿,醒来,一点二十几分,该继续接受前辈们的饕餮大餐洗礼了。……
晚上,吃完饭,细雨绵绵依旧,撑着伞,细雨轻盈地飘在身上、脸上,有种微冷清醒之感,不知怎的,便想起那句“微风燕子斜”来,只是不适宜此情此景,顺口便改为了“微风细雨斜”,独自偷偷在心里乐了一番。
回来,翻开有道云笔记,写完了发言稿。便打开《爱弥儿》,继续一页一页翻阅着,勾画、批注,突然,羡慕起被作为“自然人”培养的爱弥儿来……
停笔,合上书,四周俱静,仿佛一切都停了下来,培训后不经梳理不适合执笔,便搁浅下来。拿出手机,盯着屏幕,突然不知去向何处、归于何方,突然,竟觉得身心疲惫、有气无力。
当洗漱完毕,打开简书,涂鸦时,好像又清醒极了,疲倦竟不知所云、无影无踪……
我想,不停下来,真的会忘了疲惫吧!
ps:附上今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