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
中国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
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途径大致有三条:
一,派出使节出使别国,将茶作为贵礼,馈赠给出使国。
二,通过学习佛法的僧侣以及遣唐使,将茶带到别国。
三,经过古商道,通过国际贸易往来,将茶以商品的方式传到国外。
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主要路线有两条:陆路传播和海陆传播。
一,茶入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六世纪中叶,已有植茶,其茶种是由华严宗智异禅师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至7世纪初饮茶之风已扁及全朝鲜。
后来,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
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一百二十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
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
二,茶入日本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对日本茶道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
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内容,而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
中国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主要是以浙江为通道,并以佛教传播为途径而实现的。浙江名刹大寺有天台山国清寺、天目山径山寺、天童寺等。
其中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径山寺是临济宗的发源地。
并且,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唐、宋、元各代重要的进出口岸。自唐代至元代,日本遣使和学问僧络绎不绝,来到浙江各佛教胜地修行求学,
回国时,不仅带去了茶的种植知识、煮泡技艺,还带去了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
使茶道在日本发扬光大,并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
中国茶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对日本的影响和日本遣使、学问僧在浙江的游历。
在这些遣唐使和学问僧中,与茶叶文化的传播有较直接关系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最澄。
三,茶入俄国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俄国,据传是在公元六世纪时,由回族人运销至中亚细亚。到元代,蒙古人远征俄国,中国文明随之传入,
到了明朝,中国茶叶开始大量进入俄国。
至清代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签订互市条约,以恰克图为中心开展陆路通商贸易,
茶叶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其输出方式是将茶叶用马驮到天津,然后再用骆驼运到恰克图。
1883年后,俄国多次引进中国茶籽,试图栽培茶树,1884年,索洛沃佐夫从汉口运去茶苗12000株和成箱的茶籽,
在查瓦克──巴统附近开辟一小茶园,从事茶树栽培和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