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咨询问题是,和妈妈的关系。
来访者陈述,妈妈在老家,他在城市。只要他们兄弟姐妹回去,妈妈就会骂人。孩子们不能顶嘴,顶嘴就会挨打。搞的他很纠结,既想回去看妈妈,又不想听她骂街。如果不让他回家,他也做不到,他会担心妈妈。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回家后怎么相处”。
本着“谁痛苦,谁改变”的原则,在这个亲子关系中,改变儿子才是可行的。接下来,作者用了“合理想象”的干预方法,让老先生做了一个小体验。
在引导语下,先让老先生放松下来,把老先生引到下面的画面中,假期回家,妈妈变身为温柔、亲切的妈妈,对他嘘寒问暖。老先生一口否定,认为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画面,妈妈不可能改变。
作者问“既然知道妈妈不可能变成那样,为什么还执着的期待她改变呢?你为什么一直在向她索要她不能给你的东西呢?”
老人突然明白了,这辈子,都在嫌老伴笨,不会教育孩子;儿子做事不用心;学生不够努力……,他从来没考虑过,要求他们的那些事,他们是否有能力做到。
作者说“关系模式,肯定不是体现在一个关系中,一般会反映在很多关系中,尤其是早年的家庭关系模式,会影响日后自己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等”。
这样的关系模式有很多现实案例,对伴侣,对孩子,对同事……,经常会发出灵魂拷问“他为什么不能改改呢?”我想说的是,改变从自己开始,有觉察并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