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喜欢看电影,其实是因为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人。
大二那年给我们上西方哲学史的老师,是文学院口口相传的男神,姓张,他身上有诗人的忧郁和哲人的睿智混合着酝酿出来的温润、清冷,浪漫又严谨的复杂味道,那气质绝不“文艺”这两个肤浅的字能概括的。张老师的课一般开在周三的晚上,很多不上这堂课的外班同学会来蹭课,教室里座无虚席,所以每次都要去早一点才能占到前排的座位。大家爱上他的课,不仅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还因为他博学多识,谈吐得体,听他的课就很愿意进入课程所涉及的领域。那一年我跟着张老师读完了西方哲学史,还半懂不懂的读完一整套柏拉图全集。
我到现在都能记得那些听课的夜晚,课间休息时他在阳台上吸烟,半明半暗间凉风拂过他的发梢,总会有同学上去和他探讨问题。我们对他的爱是崇拜,是敬仰,是向往,我就觉得那样一种活着的姿态非常迷人。所以张老师推荐的书我就去买,张老师推荐的电影我就去看,那时候他老在QQ空间推荐电影,我就一部一部去下载来看,这就是我最初喜欢电影的原因。
那时候,我喜欢通过各种渠道下载经典电影的超清版,常常逃下午的课在宿舍看电影,看完两部就耗掉一个下午。所以那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的电影,除了恐怖片我什么都看,从《花样年华》到《黑客帝国》,从《一一》到《色戒》,还知道了一堆导演的名字,王家卫、李安、贾樟柯、侯孝贤、杨德昌、斯皮尔伯格、卡梅隆、岩井俊二……
有时在沉浸式观影的间隙里转头看窗外,外面是当时看惯了的海岛景观,骄阳似火、蓝天、白云、绿椰树,鲜亮又安静,我会突然有一种身处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迷幻感,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电影,而我悬在中间,穿来穿去,穿进穿出,这种感觉让我非常痴迷。我感到电影在不断的拓宽我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就像影片《一一》里的台词说的“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我们透过一部部电影,体验几十倍于自己人生的经验。”
电影让我觉得生活中的很多条款都是可以讨论的。我为《春光乍泄》《断背山》中的同性之爱流过眼泪;为《花样年华》中欲说还休的婚外情而惆怅;为《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逃离监狱,奔向自由的身影感到震撼。电影也让我认识到生命的无限可能,《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为戏而活,为戏而死,这样的人生有何不可?《海上钢琴师》中永远不下船的1900,漂泊原来才是归宿;《情书》不是讲如何拥抱爱情,而是讲如何放下爱情……
这一两年来,电影看得少了,首先是时间不如以前多了。此外,在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之后,也没有了上学时那么空旷的心境和无边的幻想。不过,虽然我现在不经常看电影,但每次有想看的电影上映,我都会特别享受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感觉,可是这两年新电影好看的确实不多,所以很久没有被电影打动了。
《爱情神话》打动了我,我喜欢这部片子所表现出的上海腔调,我没去过上海,但我读过几个作家写的上海: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她们笔下的上海总给人阴冷、孤寂的感觉,充斥着算计、金钱、诱惑和堕落,而书中的上海人则装腔作势、精明、刻薄、缺少人情味儿。而《爱情神话》中的上海虽然也有《长恨歌》和《繁花》中上海的影子,但少了传奇色彩更有市井气息,少了刻薄更有温情,让人觉得很舒服。此外,《爱情神话》刻意屏蔽了上海珠光宝气的一面,放大了上海精致的一面,散发着这个发达城市中西结合的浓郁文化气息。街角随处可见的精美咖啡馆,装修得极具艺术性的餐厅,老式弄堂也并不破破烂烂,片中的人物不是在看戏剧就是在画画,连修鞋师傅都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这种氛围虽然是电影刻意营造的,也许不是上海真正的样子,我却很喜欢。
我还喜欢《爱情神话》中的人物对爱情的态度。这部片子里其实没有主流价值观所规定的那种爱情,两情相悦,终成眷属,这里有的是老白这是个中年人的爱情被唤醒时内心的躁动,一点都不油腻;有单亲母亲在爱情面前的不将就;也有空虚女人对爱情的洒脱,还有在幻想中拥有爱情神话的老乌。
可贵就可贵在,对片中的人物来说不是非爱不可,他们对爱情,拿得起放得下,没有围绕着爱情上演狗血的故事。也许爱情只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它不是身体的交往,也可以不是具体的关系,它甚至可以只是幻想。
传统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大多数成为经典的爱情故事都是撕心裂肺的、苦涩的、纠结的,有人说“迷人的爱情,大都是苦的”。但现在我觉得人们可能更喜欢看潇洒的爱情,而且不追求成为神话。
《爱情神话》让我找到了久违的观影感受,我想人还是得有个能沉浸其中的爱好,才能有心灵的寄托,那样在普通通通的生活中过久了才不会那么动不动就渴求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