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名称。
“有易”在《夷夏传说》里多次出现,甚至影响了夏商的进程,后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到底去了哪儿呢?
先看三条古籍记载: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山海经-海内北经》“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竹书纪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
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里面涉及到有易国君绵臣、商祖王亥、商祖上甲微,当然还有河伯---在《寒浞与后羿》里也提到了河伯,是的,就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也是个悲情人物。
有易与先商在夏朝时期的恩怨在《夷夏传说》第七章《东北战事》里会有描述。战后有易重新回归到夏朝盟国之列,同时也成为先商的盟友。绵臣被上甲微杀掉之后,绵臣部族就在河伯的帮助下“潜出”为“摇民”,《夷夏传说》并没有再写绵臣部族后续的事情。
事实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绵臣后裔去了哪里。直到后来读到《史记-匈奴传》的一段记载,“秦穆公得由馀,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鸟氏、驹衍之戎。”
大家感兴趣的肯定是“义渠”,因为《芈月传》嘛,我也是。
但是当“绵诸”以“戎”的身份出现在时,我还是大吃一惊,毕竟以“绵”为称号的部落并不多见。有一个成语“得陇望蜀”,绵诸既在陇西,那么自陇西迁至蜀北自有可能,所以“绵诸”变为“绵竹”仅是同音异字而已,这种变化在文字尚不固定的时期属于常见之事。
以下纯属猜测,如有雷同,以田野考古为准。
易水,河北省西部偏北,有三条,分北、中、南。一首《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才让易水成名于史。但“易”字“上日下月”,在中国盛名已久,自“连山”到“归藏”乃至“周易”,至今还影响百姓生活;前几天去石家庄出差,还在公园门口碰到了以此谋生的老人。
绵竹,四川盆地西北部城市,得名于竹。从考古发掘来看,在古蜀文化时期已经有先民在酿酒,前些日子还喝了剑南春,喝多了,忘记了是金剑南还是银剑南,只记得剑南春总部在绵竹。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既回忆了周朝先祖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又展望了后稷子孙绵绵不绝千秋万代的美好未来。
而有易之君“绵臣”的“绵”显然也是此意,绵臣家族改变了有易的母系氏族体系,攫取了有易政权,当然也如秦始皇所想二世、三世乃万世。不巧的是,绵臣杀了王亥,而且很残忍,按照《山海经-海内北经》的记载简直就是“五马分尸”!
王亥的后代有一个猛人,叫上甲微,在殷墟甲骨文里是一个圆圈包围着一个“十”,圆圈上面横着“一”字。上甲微在殷商的祭祀体系里又称为“高祖日甲”,是殷商世系里继相土之后的又一代表,也是从上甲微开始殷商的祖先开启了以“天干”命名的历史,比如商朝的开国之君“汤”又名“大乙汤”。
按照《天问》的记载,“该秉季德”里的“该”就是王亥,“季”是“冥”。在夏后杼时期冥“勤其官而水死”,是一个有道德而且被后世祭祀的人。应该是在这个时期,商族和河伯部落建立了联系。之后,王亥接过冥的衣钵继续治水。有易在大河西部,在这个时期商祖王亥与有易之君绵臣发生了矛盾。
按照《竹书纪年》记载,王亥在有易被杀好像是因为表现的不太礼貌;但是《山海经》却说是因为有易看上了王亥的仆牛想据为己有,才杀了王亥。如此看来,《竹书纪年》也是很八卦的一本书。
不管怎么样吧,绵臣杀了王亥获得了仆牛,上甲微渡河而来杀了绵臣征服了有易,河伯作为敌对双方的熟人把绵臣的族人暗地里送到了一个野兽出没的地方暂时安身立命---所谓食于兽方。部族仇杀是惨绝人寰的行为,绵臣部族只能尽力跑的远一些。绵臣的后人为了表示不忘本,对外还是自称姓绵,因而被称为“绵姓诸部”---简称“绵诸”。
因为商的根据地在东北,所以绵臣后人只能向西南走;先是在河伯帮助下渡河而西,后沿渭水逆流而上,辗转迁徙到陇西一带;在秦穆公“代表”礼崩乐坏的东周政府西征时,“绵诸”又被迫翻山越岭南下到四川盆地北部,改名“绵竹”。
上古部落迁徙,以故土名新地,乃是常事!蜀山,也许最早就在东夷哦。
绵臣后人带去了酿酒的技艺,与当地的古蜀国先民结合创造了名满西南的酒文化!自秦穆公到唐玄宗,历史跨过1300年之后,李白为了喝这享誉大唐的剑南烧春,把貂皮外套都卖了,然后写了名篇《蜀道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