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前,想给别人留下君子的印象时,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照样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做恶人恶事。然而,没人看见,才会作恶吗?不尽然,环境也会让人保持善良。
然而,并非所有群体都能让人保持善良。在特定的环境中,群体的身份掩饰了个人身份,群体的意识淹没了个人的意识,一切被周遭的环境左右,好人也可以变成十恶不赦的坏人。最著名的依然是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真正想要研究的是制度权力与个人反抗意愿之间的竞争。这个实验非常著名,它的结论就是,环境有可能把“好人”变成“恶人”。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深思。为何会如此?个体在群体中受情绪唤醒的刺激,道德感与责任感转移到大众身上,产生罚不责众的潜意识;匿名的感受促使个体降低了道德感,自我约束能力降低,出现“去个体化”的现象。恶劣的外部环境和系统压力,也可能成为“好人”变坏的幕后推手。
关注环境论的心理学家,打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在盛满醋的桶里,你不可能独自成为一枚甜黄瓜。
环境的作用比大多数认为的或愿意承认的更重要。
善与恶是人们固有的特性,这种思考方式根深蒂固,但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尽管有时这是真的,但我们需要承认环境中具有强大而微妙的社会力量,它们有可能改变我们。
本以为坚持善良、不忘初心是最简单的事情,但现在看来,群体中敢于坚持的少数派,才是真正的英雄。
英雄就是具有能够抵抗环境压力的内在品质、内在资源、性格、优势或美德的人。
我们愿意认为自己是好人。
如果有一天,你在某个特定环境中,难以遏制自己的暴怒与冲动,希望你停下十秒钟,认真考虑一下,你的情绪是来自自己本心,还是被周遭的环境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