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时间,我喜欢到网上的论坛看看,或发帖,或跟帖,每次都能见景生情触发灵感。论坛的帖子体裁多样,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学作品、生活常识,也有书画作品、摄影图片……登陆论坛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补充了能量、开掘了潜力。每当在论坛上遇到一个自己和网友都不懂的问题时,我都是习惯性地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一番,找出真正的答案,然后跟网友们一起分享。有的网友看了我的回帖感觉我博学多才,其实我只不过是善于搜索罢了。
一说到搜索,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不陌生,然而是否善于运用搜索以及如何搜索,并非每个网友都精通,所以说关于搜索这件事,里面还是蛮有学问的。这里不妨就我近来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搜索的学问。
首先是善于运用搜索的问题。过去我们常说“不懂就问”,现在我们经常在做的是“不懂就搜索”。现在网上搜索方便快捷,所以千万不能手懒,不懂的问题或把握不准的问题,一定要搜索一下,不能不懂装懂或者不求甚解。有一次我在论坛的“摄影天地”栏目里看到有网友发了一张白羊峪长城城砖的图片,灰色的城砖上刻着框在长方形框里的“右三司”三个小字。发帖者以为这是当年制砖时的印记,那么“右三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立即对这三个字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据中国长城学会理事郝三进考察,有文字的长城砖主要分布在河北境内的明长城上,为筑城时用字模压坯后烧制而成。迄今所发现的文字砖共有16种不同内容的文字,多数记载的是筑城年代和将士的情况。例如山海关发现的文字砖上多有“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表明这段长城是明万历十二年由祖籍山东德州的游击将军统领的某营士兵烧砖筑成的。部分文字砖上有“左三司”“右三司”或“左”“中”“右”等字样,可与长城碑刻上“左路军修二十四丈”等记载互为佐证,标明的是筑城军队的番号。“司”是明代军队的一种编制。我把搜索结果贴在主帖之下,网友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其次还要会搜索。有网友在“书院画廊”栏目里发了一张书法的图片,一看就是一张书法残片,纸色烟黄,上下边都是烧焦的痕迹,看样子像是从火堆里拣出来的。发帖人要大家猜猜这是谁的书法作品,这一下激起了我的挑战欲。看内容我只一眼看到“于会稽山阴之兰”几个字就知道写的是《兰亭序》,看笔法感觉像是赵孟頫所写,为了把握,我决定搜索一下,我在搜索引擎的“图片”标签下搜索“兰亭序”三个字,然后一页一页地去找和论坛里相同的图片,找到以后再打开图片所在网页,终于真相大白:这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选页)。同时我还了解到,这是1310年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赵孟頫在船上临写的《宋拓定武兰亭序》,乾隆年间,该件归谭组绶所藏,谭氏殁后,遇天灾遭烧损,残存如现状。后流传至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并捐赠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最后要说的是,会搜索还要善于对搜索结果进行鉴别,去伪存真。也是在“摄影天地”栏目里,有网友发了一张图片,问大家照片中的地方是哪里。照片拍摄的是一处景观,看上去是一个山洞,洞口是两扇大铜门,洞口上方悬挂着“观音阁”三个字的匾额。有网友跟帖说是江苏省南京市观音阁,有人说是天津蓟县观音阁,我仍然是采取“搜图片——比对图片——查看网页”这样的方法,搜索“观音阁”,重点比对图片上的大铜门,发现这是上海金山区的东林寺观音阁。并获知:上海金山区的东林寺,现位于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始建于1308年,观音阁置于一座57米的佛山山体之中。观音阁的大门是一扇高20.08米,宽10.295米的巨大金属门,重58吨,门上刻有999尊铜菩萨,999尊铜菩萨组成一个与门等高等大的“佛”字,被称为世界佛教第一铜千佛门。
正如《劝学》中所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学识总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搜索”,就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