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老家的一些事,再结合自己从农村到城市工作这十几年的一些感受,最近开始系统的思考农村到城市,这其中的不同到底是什么。
小的时候,出生在农村,从小父母就跟自己说要好好学习,一定要长大赚很多钱,过的有头有脸,让被人看得起。而如今再思考父母给自己定义的这些想法,倒也没错。毕竟认识求存的动物,能够驾驭更多财富,才会更加有安全感,存在感。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也就慢慢的接受所谓的这种价值体系,要摆脱贫穷就一定要多赚钱,贫穷和富有的定义都直接跟钱结合在一起。很穷就是没钱,很富就是有很多钱。
最近经历了几件事情,愈发对:
基于钱的多少来决定贫穷和富有的认知体系开始动摇。
如果真正追问,钱的多少仅仅是表象,而要继续追问,钱是哪里来的呢?按照之前的思考
赚钱=提供价值后的交换产物。
而价值的高低又是基于刚需+稀缺的特性形成的,要做到刚需+稀缺的能力,就必须具备更强的知识结构,基于知识结构打磨出的专业避坑能力才能创造更高的财富,这既是 一个人认知能力。这样思考下来就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贫穷的核心是:
基于知识结构形成的新认知体系。
之前就思考过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他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构成了认知思维模式,因为其成长环境的局限性,必然造成认知思维模式的遮蔽效应。
因此,一个人的贫穷和富有本质上就是认知思维体系是否多维。他的多维直接决定了价值观的多维。懂得显性财富和隐性价值的存在。
重新回到贫穷的思考,之前思考过为何我们北上广打拼的是回不去农村了,本质上并不是老家物理环境的问题,而是:
认知贫穷的问题,因其生存环境的局限性,导致了对于思维模式过于单薄,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中,就衍生了单维度的价值观,任何事情的答案通常只有唯一路径,甚至这路径是最底效的那个。
赚钱只能靠体力,办事只能靠关系。在单维度的价值体系中,是钱就赚,甚至跟认知能力无关,跟及时度有关,怎么快怎么赚,出卖身体资源是最快的,不需要练习,学习。因此在这样的价值交换体系下,也很少去思考学习,练习的新的专业价值。
在唯一路径的认知体系下,不相信连接的力量,无法求助到专业的人,只听周围人的建议,甚至没有主见。信息源错误就导致信息接收者就会一错再错,没有任何纠错能力。这样就很难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因此也就很少有选择的概念了。
一旦唯一路径阻碍,立感人生无望,没有安全感,各种无奈,无助,甚至走向绝路。
我个人理解,老家真正贫穷的不是没钱,而就是认知体系,单薄的知识结构构成了单薄的思维模式,出现的唯一的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体系里,唯有钱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甚至我认为这是最具讽刺的话:最穷的价值观=认为只有钱才是有价值的。
穷的不是没钱,贫穷也并不是缺钱,穷的是认知,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于问题解决方法的路径太单薄。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价值衡量标准单一,人际关系形成单一,能力施展场景单一,甚至走出去的方式也是单一的,太多的单一,就构成了没选择。
碰到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真的认为解决事情只有自己知道的那一条路,解决问题的路径太贫穷,这条路走不通,就认为是绝境,这才是可怕的,贫穷的认知瓶颈。
孩子学习不好,就感觉没有未来,没有关系就感觉事情必然办不好,身体病了,感觉这个家就垮了。。。。
这怪谁,或者这又能让他们个体提升认知就可以了吗,很难!!!
生存环境不改变,改变个体是很难的,大部分只能会被当成乌合之众成为别人背后议论的对象。我的一个朋友提前认识到这其中价值,果断来到大城市,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多元的成长环境。
一个地方穷,穷的不是缺钱,就是认知体系,就是知识结构,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回不去的原因,所以大家都拼命逃离这个生存环境,到多元的,多维的生存环境中,形成自己多维的知识结构,进而构建自己多维的认知体系和竞争力。
贫穷,穷的是单薄的知识结构,唯一的价值观,是基于唯一路径的认知体系,这才是最可怕的。落后,落下什么,就是认知,知识结构的升级滞后。
无助,钻牛角尖,遇到坎坷就天塌下来,这些都因其有限的认知体系造成的。
认知升级,是所有贫穷者的必修课。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