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里的每一篇标题与内容并不是完全对应,之前的《虚实篇》与《军争篇》里面也有一些行军介绍,本文第九篇又做了详细介绍。之前讲的主要是行军的战略意义与原则,本篇主要讲具体事项。
首先是具体行营的战术守则,然后是32条侦察兵的行军法则,最后是养兵之道。
第一部分 行营的战术守则
山地行营法则
第一,带兵要靠近山谷,因为不管是水源还是草料,山谷都有
第二,不要靠近谷底,要有一定的高度,而且要向阳面扎营,因为阳面干燥,通风,这样士兵才不容易生病
第三,如果你在山谷通过的时候,敌人在山顶攻击你,一定不要作战,尽最快速度通过山谷
第二种地形是河流
渡河之后要尽快推进,远离河流,否则就可能背水一战了。
第三种地形是盐碱地和沼泽
在该地形一定不能宿营
第四种地形是平原
第一,该地形要注意地面是否凹凸不平。因为平原是大量使用战车的地方,表面平坦,但可能有的地方有沟,有的地方有坎,战车往来会导致翻车
第二,一定要找高的地方,虽说是平原,但也有高低,右侧背高,留出一面与敌人作战就可以了,以免腹背受敌
“凡军好高而恶下。”
凡是军队宿营,都喜欢高处,不喜欢低处。
“贵阳而贱阴。”
喜欢向阳的阳面,不喜欢潮湿阴冷的阴面。
“养生而处实。”
养生就是休养生命,要靠近水草,便于放牧战马和牲畜,打水砍柴做饭都方便。处实就是要背靠屏障,地上也坚实,背后也坚实,背山面水,这是最好的了。
判断危险的救命法则
“上雨,水沫,欲涉者,待其定也。”
你在河边看到河水浑浊并且水面有泡沫,说明上游已经下了大雨,一会儿河水可能就会暴涨。你如果这个时候渡河,可能渡了一半遇到河水暴涨,刚好就给你全淹了。所以你要“待其定也”,等水位稳定了再渡河。
六种危险地形不要去
第一种“绝涧”,是一条深沟而且水量很大,你根本过不去。你如果被人挤到一个绝涧旁边,你的人可能被水一冲就全掉进去了。
第二种“天井”,四面都很高,下面还有水,是一个天然的大井,你掉进去还出得来吗?
第三种“天牢”, 天牢和天井有什么区别?天井是四面都很高,你只能掉进去而不能走进去。天牢是三面环绝,有一面可以进去,但是如果你进去,别人一堵就关了门,你就出不来了。它是个天然的牢狱。
第四种“天罗”,草木深密,行动困难,刀枪你都施展不开,弓也拉不开箭也射不出来,手都举不起来。周围全是灌木,你什么都施展不了,只能等死。别人可能点一把火就把你烧死在里面了。
第五种“天陷”,地势低洼,道路泥泞,车马都过不去,是一个天然的陷阱。
第六种“天隙”,它是我们经常去旅游景区碰上的一线天,就是一条缝。在一线天旅游是很好玩,但如果打仗你进了一线天,那你就命悬一线了。
32条行军侦查法则
第一条: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如果敌人离我们很近,但是他却很安静不动如山,那是因为他占据了险要和有利地形,所以有恃无恐。
第二条: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敌人离我们很远,但是却派很少的部队来挑战,是他们要引诱我们前进。
第三条:
“其所居易者,利也。”
如果敌人占据了开阔地带,那肯定是地形对他有利,而他想引诱我们过去决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谨慎了。
第四条:
“众树动者,来也。”
你看见树木摇动,那是敌人来了。因为大部队开过来,他要一路伐木开道,或者伐木制作兵器和搭建营盘。
第五条:
“众草多障者,疑也。”
如果草丛当中有障碍,那是敌人布下疑阵。他把草截成一堆,做成稻草人如同假装藏了人一样,那是吓唬我们不让我们过去。
第六条:
“鸟起者,伏也。”
鸟飞得本来挺正常,到某个地方之后突然高高飞起,说明下面有敌人的埋伏,鸟看见了。
第七条:
“兽骇者,覆也。”
如果野兽很惊骇地从森林里面冲出来,那表明敌人的大军从后面的森林里面掩杀过来了,而且兵相当多。
第八条: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你远远地看见尘土扬起来,尘土扬得很高而且是尖的,这是敌方的战车来了,因为战车能够扬起很高的灰尘。
第九条:
“卑而广者,徒来也。”
如果尘土很低而且很宽广,那是敌军的步兵来了,因为人走路扬不起那么高的尘土。
第十条: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如果尘土很分散并且都是细条的,那就意味着敌人在砍柴。
第十一条: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如果尘土很少,有来有往并且时起时落,那是在扎营。
所以通过观察尘土,我们就能够判断有没有敌人以及敌人在干什么。
第十二条:
“辞卑而益备者,近也。”
敌军的使者过来而且言辞非常的谦卑,等我们派斥候去侦察的时候又发现他正在加强战备,他是在麻痹我们。
第十三条:
“辞强而近驱者,退也。”
如果敌军来的使者措辞很激烈并摆出要进攻的架式,他是在吓唬我们,其实他是准备逃跑了。
第十四条: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敌方派出轻车先跑到两边,表示敌人准备要列阵了。这是布阵,表明敌人准备跟我们开战了。
第十五条: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本来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突然间没有讲任何条件就变成了和平的天使,那他一定有阴谋。
第十六条: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
敌军士兵往来奔走并摆开兵车列阵,表明他是真准备和我们大战一场。
第十七条:
“半进半退者,诱也。”
如果敌人的部队有一部分进一部分退,有时候进有时候退,整个队形很杂乱。这表明敌方是在引诱我们前进。
第十八条:
“杖而立者,饥也。”
我们的侦察兵远远看见敌营里面的士兵都拿刀枪当拐杖一样,撑着刀枪站着,这就证明对方军中无粮了。
第十九条:
“汲而先饮者,渴也。”
看见敌军出来打水的人到了水边,把水桶往边上一扔,自己先趴下去喝一通,这说明他的军营里面没水了。
第二十条: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敌军来了明明可以获得战利品也能够取胜,但他们却不往前冲,这证明他们的士卒已经很疲劳了,没有战斗力了。
第二十一条:
“鸟集者,虚也。”
我们如果发现有很多鸟在敌方的军营上面停着,这说明敌人早都跑了,留一座空营在那骗我们呢。
第二十二条:
“夜呼者,恐也。”
我们晚上去侦察敌营,听见对方军营里面很多人惊慌得大喊大叫,这是在干什么?这表明他们很恐惧,这叫惊营。这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喊“敌人来了”,军营中就会阵脚大乱。
第二十三条:
“军扰者,将不重也。”
如果军中很扰乱,那证明将领没有威望,不够稳重。
第二十四条:
“旌旗动者,乱也。”
旌旗是用来指挥军队的,如果旌旗乱动,那就证明对方没有指挥系统,已经方寸大乱。
第二十五条:
“吏怒者,倦也。”
对方军官无故发怒表明敌人已经很厌倦了,或者是因为统帅无方,或者是因为政令不一,或者是因为赏罚不均,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股怨气,人人怨愤。
第二十六条: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这句的意思是把人吃的粮食拿来喂马,把运粮拉车的牛杀来吃了,敌方把锅也砸了,不准备煮饭了,也不回军营了,这是干嘛?这是破釜沉舟不想活了,准备跟我们决一死战。
遇到破釜沉舟的穷寇,你要坚守不战,熬他一熬,等到他所有家当和粮食都没了,再过三天,他自己就饿死了。
第二十七条: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翕翕就是大家一直在说话。你远远看到敌军将领跟士兵谆谆翕翕,一直在不停地说话,这表明他已经失去军心了。
第二十八条:
“数赏者,窘也。”
数赏就是将领拼命地赏赐将士,证明对方已经非常窘迫了,所以只有把家底都拿出来期待众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也证明这个部队快完了。
第二十九条:
“数罚者,困也。”
赏的太多是问题,罚的太多也是问题,大家都非常疲劳了,将领还不断地加大处罚来胁迫士兵,这种军队也快不行了。
第三十条: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将领先是很粗暴严厉,没什么效果之后又害怕部下造反,于是又开始说好话,这是最不精明的将领。
第三十一条: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如果敌军来的使者态度很委婉和谦逊,那表明他想休兵息战了。
第三十二条: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也。”
敌军盛怒出阵,但是搞了半天既不接战又不退去,这里面必有蹊跷,你一定要仔细地侦察以防他有什么埋伏。
《孙子兵法》说: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兵力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不要盲目冒进,要能够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并判明敌情就够了。而要能够团结一致和判明敌情,关键在于你怎么取人,就是怎么选人。
关于怎么取人,曹操讲了两点要素:
一个是权力均,权力要均衡;
一个是厮养足,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豢养。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如果士卒对你还没有亲近依附之前你就用处罚去管理,他就会不服;他不服,就很难使用了。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如果大家已经对你很亲近和信任了,但是你又不能严格地执行纪律,那你就把他们宠坏了,这样的队伍也不能用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