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图书的第一名,作者还在斯坦福大学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 精要主义的核心是:做“更少”,但能做的“更好”。
主流成功理念的误区
1.短时间内做更多,是高效
从大的和小的方面,批判性吸收:
大的方面,行业维度,不同行业对效率的要求差别很大
(1)无需太多思考或者创新的劳动性密集产业, 唯手熟尔,因为社会分工的存在,这种人不在少数,职业无高低,能做到某个行业的顶尖高效的水平也是一种出路。
(2)需要创新和思考的行业,能追求效率的通常是相对成熟的,如相对成熟的产品模式、技术框架体系,如1个月搭建一套电商的前后台的体系,是可以追求效率的。
但是如果你想做最牛逼的电商(如你在淘宝或者京东)等工作,高效并不是最关键的,需要的是更好,能够创新的解决问题。
2.忙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不忙不会成功
刚入职场,总是想表现的很忙,以为很忙代表了很重要或者很成功,什么小事我都揽过来,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诚然这有好的一面,但是在这种忙碌的背后通常代表着有更少的时间去思考,去反思自己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反而限制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成长。
3.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前两天有位朋友,给我抱怨他的年终奖拿的有点少,拿的比正常水平低,然后说自己是组内工作时间最长的,经常加班,付出的比其他人还多,其他人只是运气好,所负责的模块或者业务本身就好之类的……
初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书中的一句话才是正解:
只有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才有可能让努力和贡献成正比。
实现精要主义的核心
大道至简,事物之间总有联系,要善于发现这些联系,要能够探究到问题的本质, 精要主义用正常人能听得懂的话,就是“把自己活到极致”。
活到极致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我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最好的舞蹈家、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程序员等等,那如何实现呢,书中给出了以下的几个解决方案:
1.探索“精要主义”的方向,入对行
知易行难,书中几个我觉得有用的办法推荐如下:
(1)物理上,经常主动创造思考的空间和环境,你需要拥有自己的“小黑屋”,两种方式:将自己隔绝到一个屋里或者是找一个与自己行业等均不相同的明白人士聊天。
(2)思想上,持续阅读经典著作,从思想上找到办法
(3)日记或者写作,日记的形式由于日常忙碌的工作坚持下来其实很难,而且记成了流水账的日志其实也没什么作用,这个时候有心的人其实可以尝试写作,用写作来凝练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写作的结果与别人产生碰撞,验证自己关于“行业”的思考,看看自己是否入对行
(4)关注不寻常,关注你周围不寻常的同事, 关注行业内不寻常的成功,不要只说某某的成功完全靠运气,关注这些成功背后的原因,深入分析,不断追问,有可能事实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5)放弃好机会,只找那10%的最好的机会
这点在跳槽的选择中尤其常见,觉得很多机会都还不错,但是总有一些犹豫的点或者限制,这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机会有可能不是那10%的最好的机会。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一定是一个明确的no。 等待也是一种投资。
2 排除阻碍(被迫忙碌)的力量如何做到
关键一:勇敢说不,学会拒绝的技巧,减轻自己的负担。
关键二:做到一半,发现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勇于止损,改变认知视角,勇敢放弃。
以上,希望在2017和大家一起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你有什么更少但更好的目标么,不妨也说来听听,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