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怀天下 功成不必在我
我一直觉得,君子和而不同,说的就是鲍叔与管仲的故事。他们两人文才武略不相上下,彼此惺惺相惜,却又在齐国的政治斗争中分属不同的阵营,彼此防范、各为其主。
友谊没有让他们背叛自己认定的君王,也没有让他们优柔寡断、对敌人心软放水,而是将私人感情与政治立场完美的划分开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的时候,鲍叔从来没想过靠求情拉关系求生路。因为他知道,即使他拉下老脸祭出友情大旗,管仲也不会因为徇私情而放过小白。私情与责任,孰轻孰重,管仲和鲍叔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最终,小白被箭射中了衣袋钩,紧急之下靠装死才躲过了一劫。
时移世易,小白最终笑到最后,继位为齐桓公。一直忠心辅佐小白的鲍叔,本来可以从此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向齐桓公小白力荐管仲。
齐桓公小白于是重用了管仲,管仲也不负众望,辅佐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司马迁曾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司马迁过誉了吗?不,我认为不是,甚至,司马迁先生也只点出了鲍叔的某一部分优点。
鲍叔的确能知人。他知自己,在治国理政上不如管仲。他知管仲,知他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同时也能审时度势、效忠新主。他知齐桓公小白能以天下大局为重,不会因为差一点被管仲杀害而对管仲暗生私愤。
可常言有道,知易行难。知人善任者常有,知进退又能做到者却不常有。鲍叔对着唾手可得的权势,毫无谋求私利的心,始终把对齐桓公和齐国的忠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毫不犹豫的推举了管仲为相,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因为推己及人,如果你在经过一段苦难的流亡生涯后终于获得了权势,终于可以一展政治抱负的时候,你是否真的甘心从那个高位上下来,把那个位置拱手让给比你贤能的好友?
我想我可能不一定能做到。可是鲍叔做到了。他毫不贪恋权势,还苦劝齐桓公和小白,缓和两人关系,自己甘居于管仲之下。这得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多么无私的追求,才能做得到?只能说,他心中始终装着天下。
他的心中只有国家的富强,没有个人的私利。我想,他一定是这么认为的,只要心怀天下,功成不必在我。
~~~~~~~~~~~~~~~
到了都想不起自己高考时情况的年纪,居然打了鸡血似的大半夜搞一篇小作文。我也是,哈哈哈哈,返老还童吧。
好了好了。不皮了。
祝各位考生们,考的都会,蒙的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