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二点半,读完了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我很少对这类长篇巨制感兴趣,有耐心。但《平凡的世界》,我是真的耐心读了一遍,感受不少。简单梳理下:
一、路遥老师用这鸿篇巨制,深刻描绘出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农村,城市的现状。对比,现如今,吃饭饿了吗,出行taxi,欲望可以随时淘宝满足的当下,让想起来老人常说的两个字“不能忘本”。
二、使我对”穷“有个深刻的认识——摘抄下:是的,正是因为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才是他们躲避公众的目光来悄然的取走自己那两个不体面的黑家伙,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
这两个黑家伙,是孙少平一个穷学生在县立高中,只能买的起的四等菜,高粱面馍。
三、但贫穷是压不夸,打不倒我们的孙少平的,他把家中唯一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兰香妹妹,自己一人独自远离家乡,去当零散民工,干最苦的活,受最底层的累。在这种情况下,一天累个死,其他名工都在睡大觉,他晚上仍然在读书。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他独自到刚盖结构框架,但没窗户的楼里,靠蜡烛夜读。他是一个有自己目标的,有自己追求的人。他深知,在那个年代,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学习加苦干。
他哥哥孙少安也是同样的性格特征,奋斗出来后不忘为乡亲谋福利,聘用乡里的亲戚,为村子修建学校,回馈社会。
四、少平追求爱情的果敢与清醒。
少平最后通过当一名矿工,顺利转身,农转非,成了一名工人。高中时,一次学生活动认识的杨晓霞,少平弃学后,她上了大学,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少平即想追求,也不敢想未来。最后,他偱着执着的爱,和晓霞成为了真正的恋人,一个矿工+记者的组合。他成功了。但结局是悲壮的。晓霞在一次洪水的报道中,为救一个孩子而牺牲,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少平在他们预定的时间,来到预定的地点宝塔山上,与他的恋人践行承诺。之后,他毅然回到大牙山煤矿,用每天不尽的汗水,与年复一年的苦累来消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u=2138555609,4248307247&fm=173&app=25&f=JPEG.jpg
最后了解作者:路遥。这一切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他也是苦孩子出身,过继给亲戚。为了描写矿工,自己深入煤矿体验生活。在中篇《人生》之后,他夜以继日,奋笔疾书,饿了就吃馒头就大葱,累的就吸烟+咖啡,终于完成了他的百万字鸿篇。之后他痛哭流涕,内心复杂。由于,长期专注写作,与妻子关系不和,积劳成疾,逝世时年仅42岁。据《路遥传》,他有意愿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惋惜!留给我们的是他丰富的精神巨制《平凡的世界》,激励无数年轻人,不断创造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于不爱读书的我——这回我爱了!
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