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分合标志词法】论述类文本阅读:1995全国卷卷《教是为了不教》
【1995全国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吕叔湘
T1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T2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T3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T4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1995全国卷】24.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① ② ③ ④[2分]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1995全国卷】25.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答:第一种弊端是( );
第二种弊端是( );
第三种弊端是( )。 [6分]
【1995全国卷】26.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 )。 [4分]
【1995全国卷】27.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答:实际上说的是( )。 [3分]
【1995全国卷】28.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3分]( )( )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案解析】
【1995全国卷】24.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① ② ③ ④[2分]
参考答案:
①②③||④
解析: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叙述}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议论}。
【1995全国卷】25.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答:第一种弊端是( );
第二种弊端是( );
第三种弊端是( )。 [6分]
参考答案:
①死记(或: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②生搬硬套(或:简单模仿)作文程式;
③追求功名利禄(或:应付考试)。
解析: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①"死记""古书内容"各1分,②"生搬硬套""作文程式"各1分,③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超出,该条不给分。
【1995全国卷】26.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 )。 [4分]
参考答案: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语文是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解析: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评分标准:"日用"1分,"不可缺少"1分,"工具"1分,"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1分。字数超出扣1分。意思对即可,句子不通顺或不完整酌情扣分。
【1995全国卷】27.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答:实际上说的是( )。 [3分]
参考答案:把教学(语文课)看成是单纯(简单)的传授知识。
解析: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评分标准:如果缺少"单纯""简单"这类意思扣1分。字数超出扣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酌扣。
【1995全国卷】28.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3分]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学|不教)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教)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学|不教)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教)
参考答案:BE
【抓分合标志词法】论述类文本阅读:1994全国卷《作者与文艺风气》
【1994全国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
T1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T2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节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1994全国卷】27.下面文字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1994全国卷】28.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分]
【1994全国卷】29.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994全国卷】30.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文中第一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不超过6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
【答案解析】
【1994全国卷】27.下面文字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参考答案:B
解析:本义语境义结合法。相机破例,看机会,打破常规(常例)。
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1994全国卷】28.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分]
参考答案:
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
解析:由喻体找本体(在句子中一般呈对称对举特点)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1994全国卷】29.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当时的理论;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解析:
T1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1994全国卷】30.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文中第一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不超过6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
参考答案:
(1)文艺风气给作者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2)文艺风气对创作的支配有着正负两个方面(或“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
解析:T1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驳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987全国卷《说理文写作浅见》
【198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T1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好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
T2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1)a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1)b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T3有两种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T4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很周全。多年来我体会到:读一部理论性的书,总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以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思想训练不但是写说理文的必要的准备,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1987全国卷】1.按照规定的要求改写文中(1)a、(1)b两处画线的句子,改写时要求内容和语气与上下文衔接。(4分)
①(1)a设问改直接陈述。
原文: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②(1)b将“把”字句改成不用“把”(或“将”)的句子。[2分]
原文: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2分]
【1987全国卷】2.文中(2)处原文一共有下面5个句子。在句后四种排列顺序中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甲、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乙、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丙、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丁、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戊、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2分]
A.乙,丁,戊,甲,总之,丙。B.甲,戊,乙,丙,总之,丁。
C.乙,甲,戊,丙,总之,丁。D.甲,丙,戊,丁,总之,乙。
【1987全国卷】3.文中(3)a、(3)b、(3)c三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表格内。(3分)
原文: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A)滚滚而来 (B)字斟句酌 (C)兴会淋漓
(D)源源不断 (E)信手拈来 (F)意到笔随 (G)刻意雕琢
〖答〗(3)a( );(3)b( );(3)c( )。[3分]
【1987全国卷】4.“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的,找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文中已标出(4)A、(4)B、(4)C、(4)D四个位置,把代表正确位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分)
原文:(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答〗( )[2分]
【1987全国卷】5.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它”字所指代的内容一样吗?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原文: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2分]
〖答〗:
【1987全国卷】6.作者不完全同意那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因为:(4分)[4分]
A.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只有表达结束,思考才能停止。
B.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先形成观点再进行表达是很少有的。
C.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思想混乱语言也必定混乱。
D.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语言总是随思想而生发、变化的。
【答案解析】
【1987全国卷】1.按照规定的要求改写文中(1)a、(1)b两处画线的句子,改写时要求内容和语气与上下文衔接。(2分)
①(1)a设问改直接陈述。
原文: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②(1)b将“把”字句改成不用“把”(或“将”)的句子
原文: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2分]
参考答案:
①:但是,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因为……
||我们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是因为……
||两道手续的看法之所以不完全对,是因为……
②:先打好全篇文章的腹稿而后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
【1987全国卷】2.文中(2)处原文一共有下面5个句子。在句后四种排列顺序中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甲、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乙、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丙、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丁、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戊、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2分]
A.乙,丁,戊,甲,总之,丙。 B.甲,戊,乙,丙,总之,丁。
C.乙,甲,戊,丙,总之,丁。 D.甲,丙,戊,丁,总之,乙。
参考答案:C
解析:
确定任意句,联后勾前法。
【1987全国卷】3.文中(3)a、(3)b、(3)c三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表格内。(3分)
原文: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A)滚滚而来 (B)字斟句酌 (C)兴会淋漓
(D)源源不断 (E)信手拈来 (F)意到笔随 (G)刻意雕琢
〖答〗(3)a( );(3)b( );(3)c( )。[3分]
参考答案:3a:C;3b:D;3c:F。
解析:
滚滚而来:形容波涛汹涌连续不断;比喻事物、言谈等连续不断。
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兴会淋漓(兴致淋漓):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兴会,兴致;淋漓,酣畅,充盛。
(痛快淋漓: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出自 《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
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联翩而至:形容人接连来到(多用于大的集会)。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唾手可得: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容易得到。)
意到笔随: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
刻意雕琢:
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多含贬义;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
【1987全国卷】4.“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的,找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文中已标出(4)A、(4)B、(4)C、(4)D四个位置,把代表正确位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分)
原文:(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答〗( )[2分]
参考答案:(4)B。
解析:瞻前顾后法(词词相扣法):先判断该衔接句子是总领句,还是过渡句,还是总结句。
【1987全国卷】5.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它”字所指代的内容一样吗?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原文: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 [2分]
〖答〗:
参考答案:
相同,都是指文思。
【1987全国卷】6.作者不完全同意那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因为:[4分]
A.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只有表达结束,思考才能停止。
B.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先形成观点再进行表达是很少有的。
C.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思想混乱语言也必定混乱。
D.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语言总是随思想而生发、变化的。
参考答案:A
解析:回归原文,结合语境理解。
【抓关键句掐头掐尾法】论述类文本阅读:2012北京卷《内经》
【2012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 )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一个整体。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形神合一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也是心身统一论的理论基础。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 )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 ( )
《内经》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
【2012北京卷】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彼衰。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2012北京卷】15.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每小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答案解析】
【2012北京卷】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彼衰。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参考答案:D
解析:
【强加因果 :置换前提条件】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T2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形神合一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也是心身统一论的理论基础。[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解析】 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如果没有“神”的依附,“形”就是一具空壳。
【偷梁换柱:置换动词】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T2《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指鹿为马:置换宾语】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彼衰。
T3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
解析: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阳的特点是主动,阳有气化功能,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阳性热,所以可以化阴为气。阴的特点是主静,阴性凝敛,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
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属阴。而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简单来说,阳有化气的功能,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的气,因此,阳以功能为主。而阴有成形的功能,可以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身体物质,因此,阴以形体为主。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成“阳化气,阴成形”。生物体的能量与物质就是通过阴与阳的形式而互相转化,这个转化有些像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能量=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T4“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2012北京卷】15.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每小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参考答案:
(1)从整体上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2)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运动;
(3)通过人体外在表现认识生命规律。
【抓(标题)关键词法】论述类文本阅读:2010北京卷《从艺术到科学》
【2010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列入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生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议论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自然界称为自然规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 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结构,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取材于李振道的文章《楔》)
【2010年北京卷】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3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2010年北京卷】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5分]
【2010年北京卷】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
【2010年北京卷】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5分]
参考答案:
①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
②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原理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