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
见字如面!
“我多么想和你们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此刻,再听陈奕迅的这首《好久不见》,感觉他的确是唱出了时间的味道!这一刻,距我们上一次线下活动,已整整过去94天;这一刻,距我们上一次线上活动,已整整过去18天。
约定中的四月七日,是我们人均一个创新教学设计的集结日。这一日,共有四分之一的家人携带热气腾腾的创新设计如期赴约。此刻,构想着我们的未来,思绪却飘飞到遥远的昨夜星辰------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村子最西头被临时征用为“育红班”的两间半草半瓦的小屋里,渡过了五岁这一年的时光,用现在的话来讲,也算是有在正规学校学前班的经历。当时“育红班”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绘本、材料,模糊的印象中似乎教过几个汉字和几道加减法,还有几首童谣,其他具体学的什么东西貌似已全然忘却。“秃老亮,磨电灯;十点半,到北京;当会计,当不上;回来还是个秃老亮……”是现在还保留在记忆中的为数不多的童谣中的一首,意思在当时真是没搞明白,印象中最深的只记得烫花头的女老师很温柔,声音也很好听。
这几天,一时起兴的我把这首童谣教给了家中二宝。教着教着,听着听着,我感觉到我们和秃老亮好像有着类似的境遇:秃老亮磨电灯是为了让自己更光亮,这就是他确立的追求目标,而我们也确立了个人专业成长的目标;十点半到北京,告诉我们他想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我们也是想用自己的付出去实现个人的专业成长;当会计当不上,告诉我们他经历磨难没有实现追求,而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也是常有不如意;回来还是个秃老亮,告诉我们他左拐左拐再左拐转了一个大圆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而我们在遭挫遇难时更多的也是在向圆内左拐左拐再左拐。坦诚地讲,我不想成为禿老亮,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也不想成为秃老亮,是这样吗?如果是,那我们必须要变得和秃老亮-----不一样。
我的导师讲,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来讲,输入是关键,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这样的理念直接指向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应具备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这三大核心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差异,体现在我们个体身上最终就会呈现“大先生”和“教书匠”的区别:“大先生”是在创造,“教书匠”是在重复;“大先生”落实在理论层面,“教书匠”停留在实践层面;“大先生”善于综合,“教书匠”比较单一……这就如同面对一片瓜地,“教书匠”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先生”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教书匠”满头大汗,一道一道地接着算,“大先生”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反观当下我们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业生涯的叠加,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遭挫遇难的经历,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表现就是会自我固化,自我板结化,甚至是自我化石化,大有“任尔东西南北风,吾自岿然不动”之势。
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就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是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巴西足球名匠罗纳尔迪尼奥之所以被称为“跳水罗”,虽然在技术层面有相当水准,但在受伤后自暴自弃,整天沉迷于玩乐,现在只能沦为二流球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教师的我们,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转变,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进取精神。
诚然,战场上有将军但更多的是士兵,教学中有大先生但更多的是教书匠。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先生”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先生”的思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和个人的专业成长,这样的不变定会带来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变!
这一刻,我想到了大洋彼岸的宾塞约翰逊博士的著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中阐述的生活真谛-----
变,是唯一的不变!
你的朋友 小苗的春天
2020.4.10
作者简介:
小苗的春天,
渴盼在温柔而坚定中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