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书的第一页,阿富汗厚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豪宅旁种的紫蔷薇、淳朴的哈扎拉仆人、在树上吃桑椹干的两个小男孩、阳光明媚的喀布尔……
阳光与嬉笑,大概只存在于阿富汗冗长的历史书中了吧,这不禁令人唏嘘。
谈及如今的阿富汗,我脑海中便会自然地浮现出石油与硝烟、眼神空洞的流浪汉、灰尘与泪水、当然还有大灰胡子的塔利班极端分子。都是灰与白的色调,哪来的色彩啊!
小说一开头,是鲜花,是铺满大理石的住宅,是和邻居捣蛋的小男孩,是充满童趣的 活生生的喀布尔――作者的家乡
一个心痛的故事这样开始。
阿米尔是哈桑最好的朋友,阿米尔开口第一声叫的是“阿米尔”,无论何时奋不顾身地冲出来保护阿米尔的,是哈桑,是那个兔唇、皮肤黝黑的、追风筝的哈桑。
一个哈扎拉仆人的儿子。
其实我并不责怪阿米尔,不责怪他眼睁睁地看着哈桑受侮辱,自己却懦弱地转身而逃,不责怪他怀疑自己和哈桑的友情,不责怪他因为嫉妒赶走哈桑,不责怪他远飞美国,不告而别……
因为哈桑誓死保护的人,一定不会差,他一定给了哈桑温暖的回忆,甜蜜的童年。
只是最后的道别并不让人痛快。
信纸最后,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如既往地忠诚,只有感激,没有怨言。
哈桑惨死于塔利班的手中,留给阿米尔的,只剩一封信,还有哈桑的儿子。
正如哈桑和阿米尔的童年,在放风筝的季节,那个追风筝的哈桑,为了阿米尔的荣耀,为了他们的友谊,勇敢的,忠诚地,赤着脚奔跑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
“ 阿米尔少爷――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傻笑着,
高举着手中的风筝,
大声地欢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