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教《卖炭翁》的时候,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我让学生分别从卖炭翁、宫使的角度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听完故事后对卖炭翁的遭遇以及宫使的行为进行评价,学生觉得卖炭翁遭遇很悲惨、劳动艰辛、生活穷困潦倒;而宫使呢,蛮横无理、冷酷无情,他们不是在买炭,简直就是抢炭。讲完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顺势引导到: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有一双眼晴在看着?是谁呢?
我的教学预设是作者白居易。但忽然有同学说:还有牛在看呢!牛?我夸张惊奇地表情把同学们都给逗笑了。然后其他同学会心地说出了作者白居易。课堂在顺利地向下进行着。
可是下课后我再品味这个课堂小插曲,我感觉自己的处理还是缺乏教育机智。如果我顺势引导:嗯,是的,牛确实也在看着呢。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牛呢?三处地方:1.牛困人饥日已高。2.回车叱牛牵向北。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追问:作者写牛有什么作用呢?牛困人饥,牛是一种健壮的牲畜,非常有力气,是劳动人民最有利的劳动助手,连“牛都困了”,那么人该得有多么困乏呀,何况这时候饥肠辘辘,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呢!这里写“牛困”是为了衬托人的疲劳艰辛。第二处写“回车叱牛牵向北”,作者通过宫使大声的呵斥牛,形象地写出了宫使飞扬跋扈、专横无理的样子,宫使是在呵斥牛吗?也是在呵斥人哪,有时可以看出工时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居高临下耀武扬威;另一方面我们从牛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牛是不太愿意听从宫使指挥的,说明连牛都深深的知道主人的艰辛,不愿走。最后一处写牛,“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宫使用这些皇宫里用都不用的下等纱料充当一车炭的价钱,这些纱料对老百姓来说,穿着太冷而且容易破,一点儿也不实用。系向牛头,宫使似乎是为了表明,我还是给了你皇宫里的好东西,你还不感恩戴德?但是那鲜艳的半匹红纱更加映衬了卖炭翁那满脸烟熏火燎的颜色;那一丈绫更显现了卖炭翁的悲苦无助,我们似乎能看到他的两行浊泪涌出了眼眶,却又无可奈何!
是呀,与卖炭翁相依为命的牛,就是卖炭翁的知音,就是他亲密的伙伴,它那双温柔敦厚的眼睛见证了卖炭翁的一切艰辛和悲苦。是的,宫使的残暴蛮横掠夺,牛确实在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