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了夷陵区文联主办的文学季刊,2017年第一期《新三峡》。上面有我的随笔《我们“八三一"》。搁笔多年的我,去年冬天在区作协主席黄荣玖兄弟的感召下,又重新燃起了心头那份仅存的激情。蹉跎岁月许久之后忽然发现,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载体还是写点东西。看来,骨子里沉淀已久的冲动,遇到合适的外因,还是会被唤醒。年近半百,别无嗜好,唯有文学初心不忘。顾盼左右,或迷恋麻将,或纵情山水。我是格格不入,也许是另类。看着这本期刊,发行量虽不大,也是区内文学爱好者的一个成长平台,于是倍感亲切。
一九八三年九月,我们四十五个同学从宜昌、秭归、兴山三个县考入宜昌县师范学校读书。其时考进师范,意味着跳出农门。我们是八三级一班,就简称八三一班。当时已是男多女少,性别比例渐趋失衡。三年中,我们在一起学习,其间也不乏磕磕碰碰,甚至老拳相向。然而,并不影响我们亲如兄弟,相互成长。我们这个班,当时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刺儿头。不光活动能力强,调皮捣蛋更是一流。当时我算是良民了,家境贫寒,胆儿也小,还单纯,很少参与那些地下活动。现在回想起来,也缺失了一些乐趣。年少时有点轻狂,冒失,乃至躁动,实属正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的老师都很年轻,有才华,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我们的首任班主任李攀老师,大冶人,法学学士。听说老师是本科毕业,我顿时肃然起敬,觉得他特了不起。后来他离开师范学校,调入宜昌师专(现属三峡大学)后到武大攻读了硕士学位,南下三亚中级人民法院做法官。现在又调回宜昌,在市中院任庭长。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班主任陈斌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们对他的感情最深。陈老师待我们如兄弟,即使是现在,我们仍时常去看望他。他也经常应邀和我们一起活动。陈老师国学功底较为深厚,字也写得潇洒,加上性情温和,人缘非常好。看来,教育青年学子,重要的是用人格魅力影响,无须太多的说教。对我们影响很大的还有音乐老师周耘,屈原故里人。他歌儿唱的好,特别爱学习,目标明确,立志考研。通过几年奋斗,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武汉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东渡日本,获得博士学位。现已是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的院长了。还有杨生华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也没直接教过我们,可我一直永得他。杨老师现定居花城广州,供职于香港文汇报。这些老师都很有成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我们这些同学有一部分弃教从政、从商,大部分仍坚守三尺讲台,青丝变白发,无怨也无悔。时光荏苒,不变的是我们的信念和同窗情谊。时隔三十一年,我们的联络更紧密了。过不了几年,我们都将陆续退出工作岗位,回归家庭,颐养天年。我们的下一代从教的不多,也许是厌倦了父辈的辛劳与清贫,想追求更能体现他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待退休时,男同学都要为本职工作服务四十年以上。年近半百,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然而年虽大,心却不能老。做好本职工作,善待亲人,珍惜友情,开阔胸襟,平和心态,化解矛盾,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时间愈长,越发珍贵。无论何时,也无论何地,唯有亲情友情不会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