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人家在《论语·为政》里提到“四十而不惑”,可我按说四十也过半了,还在困惑一个问题,人到底需不需要信仰?信仰到底是什么?我能说自己晚熟吗?可这个问题确实让我困惑。
如果说人需要信仰,可信仰什么呢?信主义还是信宗教,我想我还是信佛吧!没别的,就是感觉佛离的近,实在点!总感觉主义都是拯救别人,而佛是让我回归内心,拯救自己,自己离自己最近,离别人还是远了点。
之前曾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季羡林先生,曾有人问他,宗教和主义,哪一个会先消亡,先生说,恐怕还是主义,比宗教早一天。这也是对宗教的一种态度吧。
人生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信仰,也不算晚吧,当下都是最好的开始吧!“信佛,就要学佛学,好好的做个学生,最好做个在校生。”这是我的高中同学給我讲的,她说可以叫我师兄了。
既然要做在校生,那就意味着要去学校,要做功课,还要和家人商量好,学习也要取得家人支持,学佛也不例外!怎样取得爱人和孩子的支持呢?爱人我觉得好沟通,语言能对等,可孩子呢?孩子知道信仰是什么?
我酝酿了挺长时间,想着怎么和孩子沟通。和他解说什么是信仰,人需不需要信仰!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梁漱溟老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人这一辈子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而且顺序错不得,第一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内心的关系。毕竟孩子还是处在认知世界自然关系的年龄,和他谈人自己这话题,有点难。说到此,又只能对教育体系慨叹一声了。
我在心里勾画了很多的的场景,以便能让孩子理解和支持!可每次面对孩子时,都不知咋开口。
哎不管那么多了,随意也随缘吧。一个周末中午,吃饭时间,地点麦当劳。我实在忍不住,试着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征求他关于我皈依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
吃完饭,我装作轻松的收拾了垃圾盘,并送到垃圾箱,回到座位,自己用纸巾搽净桌子,把孩子的手拉起来放回桌面,手握手的问:“宝贝,妈妈有个问题想问你,看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你说”孩子倒是干脆。
“我想去皈依”我小心翼翼的回,真诚的看着他的眼睛,期待从他回应的眼神里给出一个答案。
“皈依,什么是皈依,那个皈,那个依?你写出来,我查查看。”孩子放开我的手,从身边的书包里要取纸和笔。
“皈依就是信佛了,就像你们上学一样,当个正式学生去佛学”我拉回他的手“不用写了,我给你百度”。
“这样呀,不用百度了,我知道了,学佛当学生可以,但别剃头哈”孩子说。
“就这么简单”我随口自言自语一声。
“不然怎样,信佛是你自己的事嘛,你自己做主就好了,你总问我怎么爱妈妈,尊重你就是爱你嘛”孩子很自然的再次放开我的手“我要看会书了”。
一切都是这么的随意,这种场景我在心理安排和彩排了很多遍,我找个什么环境问,怎么问,如果他反对我应该怎么回应。但今天并没有在安排的环境里,也没有拐弯磨脚,意外的结果是,他也没有反对,一切都那么自然。
是的,也许孩子说的对,对你的尊重就是爱,成人的世界里太容易给自己的情感构思框架,孩子不需要,他们的情感是单纯的,直接的,豁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