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传说中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后来这个节日慢慢地成为了传统习俗。
而在潮汕地区,“粽球”已经从一种普通的节日食物变成适宜四时享用的传统名小吃,以糯米为主料,外形为六角球状。
小时候,每次嘴馋,总会缠着奶奶让她亲手给我包粽子,那种味道是独有的,也是一份埋藏在味蕾深处的记忆。
长大后,再想尝到阿嫲的味道已经不可能了,但记忆深处的感觉,却始终霸占着我的想念。
所以,每次跟朋友去茶楼喝茶,总会忍不住点一只糯米鸡,撕开那一层荷叶,每一口都细嚼慢咽,我希望可以通过这层美味唤起儿时的记忆,想想也是可笑~
月底就是端午了,就连广州开着潮味的大排档,也开始在招牌菜上加入了“粽球”这一名字。让我异常怀念家乡的咸甜粽,怀念那段淳朴的乡情。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在这个物质横流高速发达的社会,嘴巴越来越挑,试了几家店之后,总觉得外面买的虽方便但普遍用料不足,口感不佳。
唯有坐上回家的高铁,去寻找那幸福的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朋友介绍,我找到了心心念念的这只粽子。
记得奶奶说过,选好粽叶对于包粽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粽叶均产自野生箬叶基地,箬叶柔软质韧,清洗后还能闻到淡淡的幽香。
而粽球好吃不腻的秘诀当然在于其独特的糯米技艺。香喷喷的糯米,让我怎能不偷拍一张?
不像其他地区的粽子,潮汕粽球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个粽球都很花心——单馅料就七八种。鲍鱼、北极参、干贝、香菇、白果、猪肉、咸蛋黄、红豆沙……
一捆捆的草绳不一会就绑满粽球,而且看起来一个个都十分结实可靠,吃两个管饱。每一粒米,每一片肉,都恰到好处,足以让人垂涎欲滴~要是配上酸菜猪肚汤,那简直不能再美味了!
反正,我只想说:潮汕双拼粽应该具备的素质都具备了,良心出品,推荐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