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是一个长着很多凤凰木的美丽城市。道路两边,很多凤凰树已然开出火炬一般的花了;台东也是盛产红珊瑚的地方,其红珊瑚的产量占了全世界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经过了一次大采购,我们由台东出发前往花莲。在台期间,我一直想,以前台湾虽被称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但是现在的台湾经济实在是离不开大陆。单就旅游业而言,每年来台的大陆游客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就占有相当份量。
大巴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停在了一个名为"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地方。
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和花莲四县。台湾设有三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我们停下的这个地方位于花莲的静浦。
静浦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东临太平洋。它呈灰白色,修得很像是一座高大的灯塔,看上去蔚为壮观。
从区域上来说北回归线以北是东北亚,以南则是东南亚;从气候上来说,这里则是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站在灯塔中央那条细长的缝隙之间,你有横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奇妙感觉。
沿太平洋海岸线一带风光秀美,同时也是台湾离太平洋最近的地方。放眼望去,海天一色,眼前一大片蓝,无边无际,让人心醉。
阳光很炽热,白的有点晃眼。我们下车以后都去路边购买当地新鲜的凤梨和芒果。卖水果的小伙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忙碌着,笑逐颜开。
我拿着一包水果,找到大巴附近一个阴凉处停了下来。阳光实在太厉害了,在太阳下面时间久了眼睛都有要睁不开的感觉。
此刻,我看到了那个老兵。
这是一张饱尽沧桑的脸,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数不清的年轮。黝黑、须发皆白但目光坚毅。他穿着老旧的衣服,虽陈旧但很干净,头上带着一个大草帽。
他用枯瘦的手在收拾一堆纸盒,动作并不迟缓,能看出军人的那种气势。
我估计他一定已经年过九十了,他虽然努力的挺直腰板,但是那张脸已经太老太老了,老的让人心酸。
他的身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寥寥几字:老兵,来自河北张家口。
一幅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张英气逼人的年轻的脸,着一身戎装。一看就是他年轻时候的模样,因为目光都是那么坚定,你读到了与身俱来的坚强和隐忍。
有人举起相机拍照,可我实在举不起来,我默默的注视着他,心里有点难过。
我很想知道他的故事,很想过去攀谈,但是我知道他的故事肯定会让人心酸。或许他是一个已经找不到家的老兵。我鼓了几次勇气,都没有迈开脚,我怕打扰到他,更怕勾起他的心酸。
当年,台湾迎来了100多万背井离乡的游子,大陆留下了100多万破碎了的家庭。
是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演员郎祖筠在《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中曾以"漫漫回乡路"为题讲述她们一家人返乡的故事。她的父亲是一个老兵。但她的父亲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找到了家。这是一段历经40年才回家的漫漫长路,打动了在场所有观众。当初我看的时候也曾几度哽咽。
"白发娘盼儿归,红装守空帷,我要回家",当年,一大群头发花白的老兵打着类似这样的标语,身上穿着印有"回家"字样的T恤,连夜等候参加大陆探亲说明会。一晃,这个事情已经过去30年了。
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郎祖筠一家那么幸运!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已经找不到亲人了;有的即使找到已然天人永隔,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有的,至今还在漫漫的寻亲路上。
眼前的这位老兵在大陆还有亲人吗?他会有怎样的故事?生活窘迫?他在台湾生活的好吗?
他的身边围了一群人,但是没有人上去攀谈或许大家都不愿意去打扰这样的一位老者。
有人向他身边的一个透明塑料盒里放钱,里面有几张面额不大的纸币,他会向人家看一眼,嘴里说句谢谢。
我走过去,向里面放了100块。他看着我,一时语塞的样子,也许他觉得诧异。我双手合十,说"为您祈福",然后小偷般迅速的逃离。我怕看到他的目光,那是一种多看一眼便会让人落泪的目光。没有老人的浑浊却如少年般清澈。那充满着期待的眼神里分明看到两个字"寻亲"。我不敢听到那种让人绝望的故事,因为总会很心酸。
一路上,我脑子里一直有他的样子。须发皆白、满脸沧桑、目光如炬、充满期待。
希望您过得好,希望您可以如愿以偿。
老兵,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名字、不知道您的故事,但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历经近百年岁月沧桑的中国人。
车辆驶离了这个地方,但我对老兵的祝福却并没有走远。